首页> 中文学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
【6h】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心理问卷测试结果比较

讨 论

一、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抑郁情况

二、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焦虑情况

三、相关分析

第二部分 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三、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讨 论

第三部分 血透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认知功能测评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肾脏替代疗法中最早与应用最广泛的疗法,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血液透析获得了新生。患者的生存期虽然延长,但血液透析治疗还不能完全替代肾脏的生理功能,也不能阻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且难以改变由于肾衰竭而引发的多脏器损害进展,因此,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患者。血液透析本身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周需多次用粗大的针头穿刺血管带来的肉体痛苦,每次需静卧4-5小时接受透析时的孤独苦闷及无奈,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也常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绝望。患者因病不能正常工作,与外界接触减少,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明显减少,导致患者家庭关系淡漠,社会活动空间减少,使其自感社会价值降低和丧失,获得社会支持的机会下降。同时透析耗资巨大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使其感到自己的生活依赖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无价值感、无助感等心理障碍,以上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血透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认知功能以及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提供有关的科学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分两组,血透组:维持性血透患者64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65例。使用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MMSE、SAS、SDS、SF-36进行评定,同时行血常规、生化常规及甲状旁腺激素等检查。
  结果(1)血透组SAS、SDS总分高于正常人群,HD组中抑郁症患者体重较无抑郁者明显下降,HD组中单身患者出现焦虑症者较有配偶者明显增加,女性、经济状况差、居住在农村的患者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率较高。SDS总分与血红蛋白、血肌酐呈负相关,SAS总分与血肌酐呈负相关;(2)HD组的SF-36总均分及PF、RP、BP、GH、VT、SF、RE、MH、PCS及MCS显著低于正常人群,体重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较体重低者高,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生活质量差,生活质量与血肌酐呈正相关,与合并症数、SDS、SAS总分呈负相关;(3)HD组的MMSE评分低于正常组,注意力和计算力、视空间能力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MMSE总分与教育程度、精力、情感职能、PTH、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与患者女性、无业、年龄、糖尿病、合并症数、SDS总分呈负相关;与患者婚姻状况、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每周透析时间及Kt/v均无相关性。
  结论体重低、单身、血肌酐低、血红蛋白低、SAS、SDS分值高对血透患者心理状况影响较大,心理因素和透析治疗本身影响HD患者的生活质量。高龄、糖尿病、教育程度低、情感职能及精力降低与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