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C的医务人员CPr-D技能培训系统研发
【6h】

基于PC的医务人员CPr-D技能培训系统研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四、相关概念

五、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医务人员CPR-D技能掌握现状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开发

一、CPR-D技能培训系统模块和内容的确定

二、CPR-D技能培训系统素材库构建

三、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开发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Kano模型的CPR-D技能培训系统优化

一、基于Kano模型的问卷设计

二、基于Kano模型的问卷调查

三、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优化

四、讨论

第五部分 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初步应用

一、系统的应用

二、系统的应用评价

三、讨论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小结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附录

综述 医务人员心肺脑复苏培训项目及培训方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除颤(Defibrillation),即CPR-D技能,是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早期复苏最关键的措施,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与之相关的培训和复训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尚缺乏认可度高的CPR-D技能培训资源,且现有形式不利于CPR-D技能的大规模传播。本研究旨在构建医务人员CPR-D技能培训资源库,开发基于电脑的培训系统,并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对系统进行调整,制定未来改进计划,为广大医务人员CPR-D技能培训、复训提供标准化教学资源。  研究方法:  (1)第一部分:医务人员CPR-D技能掌握现状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医务人员CPR-D相关技能培训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测评表对其实施CPR、手动体外除颤术和自动体外除颤术的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心电图测试卷测评其心电图识读能力。析出医务人员实施CPR-D操作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CPR-D技能培训系统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依据。  (2)第二部分: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开发。结合第一部分结果与文献研究,基于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进行头脑风暴,确定系统的内容和模块设置。以此构建系统资源库,并进行系统的开发。  (3)第三部分:基于Kano模型的CPR-D技能培训系统优化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名义群体会议确定系统的质量需求和调查问卷,结合调查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确定质量需求的Kano改良属性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V2.0版的改进并制定下一步开发计划。  (4)第四部分: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初步应用。将系统用于医务人员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效果反馈问卷调查被培训者对系统的评价。  研究结果:  (1)医务人员CPR-D技能掌握情况:被调查的医务人员CPR-D技能培训情况不理想,多数技能的培训率低于50%,相关培训资源的缺乏是最主要原因,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愿意基于数字终端学习医学技能。测评结果显示:CPR技能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按压和吹气质量,难以保证高质量CPR的实施;除颤术的问题主要是电极片的放置、功率的选择、除颤安全性以及除颤后的操作;被调查者心电图识读平均正确率低于50%,其中可除颤性心律的识读率低于平均正确率。  (2)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开发:确定了系统的四大模块(微课堂、自我测试、模拟训练游戏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评估)和十大技能(成人/婴儿CPR、手动/自动体外除颤术、成人/婴儿气道异物清除术、球囊面罩通气术、口咽/鼻咽通气术和心电图识读)。结合经验之塔构建教学资源库,完成系统的开发。其中微课堂部分每项技能均制作了时长15min以内的教学视频;自我测试部分可自动组卷、分析、反馈;模拟训练游戏包含CPR-D流程和知识点的练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评估以专家共识为蓝本,自动分析个体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3)基于Kano模型的CPR-D技能培训系统优化:共确定质量需求28个,其中魅力属性4个,期望属性15个,无差异属性7个,反向属性1个,未区分属性1个。经改良属性分类分析后调整为魅力属性4个,期望属性19个,无差异属性4个,反向属性1个。根据上述结果,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在系统V2.0版中对6个质量需求进行了调整,并确定了系统未来改进的一期和二期计划。  (4) CPR-D技能培训系统的初步应用:绝大多数参与者更喜欢使用本系统培训,大部分参与者总体来说对系统非常喜欢,参与者对系统评价高但自我评价低。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专业版CPR-D技能培训系统可用于各类医务人员和医学生的CPR-D技能教学,且系统中各模块的学习顺序和重点可因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不同灵活选择。因其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新颖多样,该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持续开发必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