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富白细胞及血小板血浆对BMSCs在兔股骨头坏死中成骨作用的影响
【6h】

富白细胞及血小板血浆对BMSCs在兔股骨头坏死中成骨作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仪器

1.2实验方法

1.2.1 BMSCs分离培养及鉴定

1.2.2 L-PRP及其凝胶的制备

1.2.3 ANFH动物模型制备

1.2.4 ANFH动物模型修复方法

1.3 观测指标

1.3.1 X线片评价

1.3.2 组织学观测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BMSCs分离培养及鉴定

2.2 动物实验

2.2.1 一般情况

2.2.2 影像学观测

2.3 组织学观测

3.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富血小板血浆促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保髋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各种治疗均存在一定不足,富白细胞及血小板血浆(leucocyte-and platelet-rich plasma,L-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促进骨及软骨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然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模型旨在探讨富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模型中,对BMSCs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
  方法: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0~3.0kg,雌雄不拘。随机分成A、B、C、D4组(n=6),建立双侧ANFH模型。取髂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并鉴定;采用Landesberg方法制备L-PRP。A组:单纯行髓芯减压;B组:髓芯减压联合L-PRP移植;C组:髓芯减压联合BMSCs移植;D组:髓芯减压联合BMSCs及L-PRP移植。术后2、4、8周,摄X线片,观察髋关节和骨缺损灶骨密度变化,并行Lane-Sandhu X线片评分评价成骨情况;取各组股骨头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及血管计数、新生骨面积百分比。
  结果: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均显示各组骨缺损呈现不同程度骨再生;术后2、4、8周,Lane-Sandhu X线片评分、血管计数、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显示:C、D组明显优于A、B组,D组优于C组,B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模型中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富白细胞及血小板血浆相对于单纯髓芯减压或单纯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富白细胞及血小板血浆可更有效地促进骨的再生。我们的研究说明富白细胞及血小板血浆在治疗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中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有促进作用,为临床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富白细胞及血小板血浆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奠定了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