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细胞膜鞘磷脂含量对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6h】

红细胞膜鞘磷脂含量对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 危险因素定义

2.3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4 研究方法

2.5 随访:

2.6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入选对象一般临床资料

3.2 SEM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4讨论

4.1 SEM是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4.2 鞘磷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4.3 鞘磷脂水平的影响因素

4.4红细胞膜脂质与冠心病

5 本课题的不足

6 本课题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

摘要

背景: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以冠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为主要发病基础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红细胞尤其是红细胞膜脂质参与了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和发展。鞘磷脂作为红细胞膜脂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红细胞膜鞘磷脂含量(sphingomyelin content of erythrocyte membranes,SEM)的升高与ACS有着独立的正相关性,提示SEM可能参与了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及发展,但SEM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是否具有预测价值目前尚无文献报道。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访研究,评价SEM与冠心病患者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探讨SEM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
  选取398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其SEM值,并在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随访中位数时间为990天。通过Cox回归方法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SEM水平对随访期间患者发生初级终点事件和次级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
  结果:
  1.有事件发生组患者的SEM水平[114.46(72.92-145.10) ug/mg]显著性高于无事件发生组患者[82.42(30.81-117.76) ug/mg](p<0.001)。
  2.以SEM的中位数(92.06ug/mg)为截点将患者分为两组,SEM>92.06ug/mg组患者的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SEM≤92.06ug/mg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仅全因死亡存在此显著差异(p=0.001)。SEM>92.06ug/mg组患者的次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SEM≤92.06ug/mg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但在次级终点事件中再血管化治疗和心功能衰竭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
  3. Cox回归分析发现SEM对冠心病患者初级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RR值3.287,95%CI1.441-7.498,p=0.005),其中仅对初级终点事件中的全因死亡(RR值4.295,95%CI1.358-13.585,p=0.013)有预测价值。而SEM对次级终点事件的发生无明显预测作用。
  4. Kaplan-Meier曲线显示SEM>92.06ug/mg组患者的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SEM≤92.06ug/mg组患者(p=0.001),但其中仅全因死亡存在此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
  SEM升高对冠心病患者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仅对初级终点事件中的全因死亡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