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康成人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腹内脂肪的相关性研究
【6h】

健康成人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腹内脂肪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研究参与者

2.2人体测量指标

2.4 肝脏CT衰减值测量

2.5 脂肪肝诊断标准

2.6 腹部脂肪CT测量

2.6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男女组基础信息比较

3.2不同性别中非脂肪肝组与脂肪组的差异

3.3 男女组中不同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腹部脂肪测量在临床实践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在探索它的发病机理和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本身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联,它甚至被认为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中的表现形式。例如2型糖尿病,肥胖,内脏脂肪组织,血脂异常,老龄化等都与之相关。而腹型肥胖也作为代谢综合征一个独立的高危因素,这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联系是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此外对于人群的选择,既往对于非酒精脂肪肝的发病机理中较多的选择是肥胖人群,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更多的是出现在非肥胖人群中,所以本实验旨在健康成人中来评估腹内脂肪组织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方法:
  本次实验454名中国成人(男性164人,女性290人)参与腹部低剂量CT扫描,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参与者年龄由19至63岁,平均年龄38岁。肝脏和脾脏的CT值测量是在门静脉入肝层面下完成,肝脏选取3个感兴趣区,脾脏选取两个感兴趣区,由三种指标评估肝脏脂肪浸润程度:1肝脏实质的衰减值(CTLP)2肝脏实质与脾脏衰减值之比(LSratio)3肝脏实质与脾脏衰减值之差(LSdif)。腹部定量CT(QCT)扫描数据采用Mindways QCT软件的体质成分测量功能,测得L2和L4椎体下缘水平的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cm2)和总腹部脂肪面积(Total Fat Area, cm2),计算出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cm2)。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三种不同肝脏脂肪浸润指标同L2/3、L4/5椎间隙下腹内脂肪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和总腹部脂肪面积的相关性。单因素变量分析采用t检验,结合研究资料,将有差别的变量带入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危险因素的多元校正OR值。
  结果:
  在男性用三种不同指标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因子中,L2/3层面下腹内脂肪面积可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女性中,用肝实质评价和肝脾差值评价脂肪肝的影响因子中,L2/3层面下腹内脂肪面积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在男性中,CTLP、LSratio、LSdif各自同L2/3、L4/5层面下的TFA、SFA、VFA均有着较好的负相关性,分别比较LSdif与CTLP、LSratio三者同L2/3层面下腹内脂肪面积相关性(r=-0.534、r=-0.476、r=-0.500,P<0.001),也比较LSdif与CTLP、LSratio同L4/5层面下腹内脂肪面积相关性(r=-0.422、r=-0.415,、r=-0.340,P<0.001),发现LSdif与L2/3层面腹内脂肪面积负相关性更显著。在女性中,分别比较 LSdif与 CTLP、LSratio三者同 L2/3层面下腹内脂肪面积相关性为(r=-0.247,r=-0.294,r=-0.211,P<0.001),也比较LSdif与CTLP、LSratio同L4/5层面下腹内脂肪面积相关性(r=-0.258、r=-0.254,、r=-0.225,P<0.001),发现CTLP与L2/3层面腹内脂肪面积负相关性(r=-0.294,P<0.001)更密切。
  结论:
  实验表明腹部内脏脂肪更多的积累,更易导致非肥胖成人人群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相比较于L4/5层面下腹内脂肪,L2/3层面下腹内脂肪的积累与脂肪肝的关系更密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