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梁祠石刻研究两个文本的研究
【6h】

武梁祠石刻研究两个文本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第一节 东汉丧葬风俗

第二节 武梁祠的基本结构与石刻

第二章 武梁祠研究中两位代表性学者的不同研究视角

第一节 两位代表性学者的武梁祠画像石研究

(一)包华石的学术背景与武梁祠画像石研究

(二)巫鸿的学术背景与武梁祠画像研究

第二节 巫鸿“画像程序”的解读

(一)屋顶:征兆意象

(二)山墙:神仙世界

(三)墙壁:经史故事

第三节 包华石的“主题风格”研究思路分析

(一)图像作为主题的符号呈现

(二)风格、主题生成的社会接受作用

(三)丧葬仪式的社会性意象

第三章 巫鸿对画像石视觉表达意义的研究

第一节 征兆图像的意义表现

第二节 宗教偶像的意义表现

第三节 历史形象的意义生产

第四章 包华石对画像石政治表达含义的研究

第一节 征兆:话语意义的探寻

第二节 汉代艺术与公众“话语”

第三节 丧葬意象的宗教功能

第五章 两个研究文本的特点分析

一、包华石的社会历史视角所揭示的政治习俗表征

二、巫鸿的艺术考古分析所揭示的图像象征意义

三、两个研究视角的异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魏靓羽;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艺术史与艺术美学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孔新苗;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