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轻工业与手工业>第三届中国技术史论坛
第三届中国技术史论坛

第三届中国技术史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3-11-07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中国技术史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当今生活中,许多人对酒的关注远胜于油、盐、酱、醋,这是因为饮酒不再只是物质上的享受,它已成为礼仪交往、情感抒发的常见载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宾朋聚离、兴业礼宴、祭神拜祖等,都少不了酒.酒业应运而发达,饮酒的利弊随之产生.如酒业发达,酒税增加,利于国家财政;酿酒太多,与民争粮,影响稳定.许多场合,饮酒是常态,适量饮酒,有促进新陈代谢等保健功能;饮酒过度,则伤身害己.特别是酗酒,常使人失去理智,丧德败性,贻害无穷.因此,从古至今,不论哪个朝代,都根据当时的情势,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酒政",对酿酒、饮酒加以管理.本文首先讨论了第一个禁酒令前后的酒业和初始的酿酒技术,并对榷酒政策的伊始和酿酒技艺的早期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酒政宽松的隋唐酒业促成了酿酒技艺走向成熟,并且强化酒税的两宋酒业与成熟、定型的黄酒工艺,此外逐渐规范酒政的明清酒业和迅速崛起的白酒技艺。酿酒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物质环境和人们的需求与认知。酒政虽然不是酿酒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某些环境背景下,其干预的作用还是显见的。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早期,蒙古帝国时期,元代,以及明清时期的发酵乳制品的发酵技术,并从技术的角度阐释了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
  • 摘要:树皮布石拍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至今仍有许多土著居民在制作和使用树皮布.树皮布文化起源于中国,并且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对树皮布文化的起源地及扩散方式的研究还不是特别清楚,广西发现的树皮布石拍对于树皮布文化的起源地研究可以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证据.同时,广西发现的树皮布石拍与壮族先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壮族科技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视角.
  • 摘要:皮纸的制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皮纸仍然在书画创作、文物修复、日常生活等领域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皮纸的制造工艺经历了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的转变,其主要变化在于原料制浆过程中化学试剂和机械的使用.这些改变对于纸张耐久性的影响值得注意.本文选取实地调查云南、贵州、安徽、陕西、河北等地所得10种均匀度较好的楮皮纸、桑皮纸,通过干热老化实验,测试纸样的耐折度、撕裂度、抗张能量吸收、色度等指标的变化,以比较其耐久性差异.结合调查结果,探讨皮纸耐久性与其制造工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原料本身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蒸煮、漂白工艺是影响纸张耐久性的主要因素.采用传统多次蒸煮工艺,天然漂白或未经专门漂白工序的皮纸耐久性较好.采用原始的一次弱碱蒸煮工艺或是采用较强化学试剂进行蒸煮漂白的现代工艺,在保持皮纸耐久性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 摘要:茶文化遗产是一种蕴含着独特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识的农业遗产.江苏作为我国茶文化的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灿烂的茶文化遗产资源.以农业遗产的分类方法,结合茶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对江苏茶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划分出特产、遗址、景观、文献、技术、民俗文化6个类型,并进一步细化为14个基本分类,对各类遗产资源内容和现存状态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分析江苏茶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根据遗产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对江苏茶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建议。
  • 摘要:传统手工艺行业祖神的存在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本文从科学文化的角度,以手工造纸技艺的科学特质为基点,结合"人""祭""神"三种形态的文化记忆,对造纸行业祖神存在的意义进行分析,可以揭露与行业祖神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所具有的科学特质,对挖掘行业祭祖这一群体行为的文化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清代中叶,江南河道总督麟庆曾从事水利工程工作十年,卓有贡献,获朝廷授予四品京堂(京堂:清朝时对某些在京机构长官的称呼,一般为三品、四品),著有《河工器具图说》《鸿雪因缘图记》《凝香室集》《黄运河口古今图》《江苏名胜图记》等书.本文首先将略述麟庆之生平,再研究其著作,分析并评论麟庆对水利工程工作之贡献.由本文之分析和论述,可知麟庆虽然早逝(身故时年仅56岁),但是他任江南河道总督10年期间所做的贡献,却在清代水利工程史上留下不可抹灭的一页,所撰《河工器具图说》和《鸿雪因缘图记》两书,都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很有价值的文献。虽然后者全书240条条文中,属于水利工程者仅8条,但是内容却包括了水利设施与观光旅游、开河分洪、建坝、加固堤堰、疏浚河道、截弯取直、奖励工人的办法、治河工程的要领等等,仍然值得今人参考。
  • 摘要: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在致力于传播基督教义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学,气象活动便是他们科技传播的重要内容.明末清初,传教士将西方先进的气象理论与仪器引入中国,并积极从事气象观测,留下许多宝贵数据,充实了气象史料库,其气象活动呈现出科学与史学的价值交融.同时,作为辅助宗教推广的工具,神学主导下,明末清初传教士气象科技传播中产生的曲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气象科技的发展.明末清初传教士的气象活动更是文化冲击下的对话方式,体现了国力与科学发展强弱转换下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复杂历程.
  • 摘要:中国古代辉煌发达的科技文明,诞生了一批重要的科学伟人.重要科技人物的思想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他们对梳理科技思想变迁、分析科技发展动因具有重要意义.气象科技的发展史是孕育在天文地理、农工水利等各个学科之中的,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农学家、水利学家和医学家等在推动古代气象科学认识和气象观测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多重身份的糅合也使得古代气象科技人在发明创造方面独具特点:发明主要为农业生产、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服务;注重地域气象特点,因地制宜地利用气候资源;造就了我国悠长的农林气象史;受限于人物个人发展,气象科技发展具有时期性.
  • 摘要:《考工记》日"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规定以若干弓合成一整圆来限制弓的弧度,并与弓力的强弱相联系,指出各类弓的"利射"问题.郑玄《注》阐明不同材质的弓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即弹性模量.贾公彦《疏》解释"势"的来源是"反曲为势""可以为弓"."成规"法提出了一种制弓技术规范,其相关论述是关于弹性势能的最早表述,这是比"郑玄定律"或"胡克定律"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
  • 摘要:《律吕正义》是在传统礼乐衰落、西方音乐大量传入,中国学者提出西乐中源以及与康熙志于恢复古乐的大背景下成书的.该书是清代第一本官修律吕书,提出了对清代律学影响深远的"康熙十四律".通过对该书内容的解读发现,这一律制兼具中西音乐理论:其理论基础——黄钟正律与太簇半律相合,它的选取和确定方法源于西方音乐理论;在各律长度的计算上,仍基于传统的三分损益法,而其阳律阴吕分用,各自为均的律制结构亦参照了《国语》《周礼》《孟子》等典籍中的相关概念.可见,《律吕正义》中的十四律是一种融合了中西音乐文化的新律制.但《律吕正义》书中宣称,十四律的思想基础和律制结构仅仅源自传统文化.一方面重笔强调其律制结构符合《国语》《周礼》《孟子》等古代经典中的律学表述,另一方面伪造律管实验数据并且引《吕氏春秋》中相关记载作为其理论基础,隐去了对该律制有直接关联的西学著作.这一现象符合当时"西学中源"的文化思潮和康熙"科学自立"的政治诉求,但十四律不是对西学的直接使用,而是在融合西学基础上的创造,是"中西汇通"思路下的学术成果.
  • 摘要:民国时期(1912~1949年)正值近代物理学蓬勃发展之时,受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影响,近代物理学内容也逐步进入我国的高中物理教科书.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文件和教科书的文献研究,探讨这一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学内容的演变情况及其特点.研究表明: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学内容总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在及时反映物理学的最新成果等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术语翻译得较为混乱,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后的多年中仍用文言文叙述,落后于时代。
  • 摘要:桑木彧雄(Ayao Kuwaki,1878~1945)是日本理论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日本科学史学会首任会长.桑木彧雄对于日本物理学的贡献,是以相对论为中心展开的.他最早发现了相对论的重要性,对于20世纪初期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敏锐的直觉,最早意识到有关绝对运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重大意义.在爱因斯坦访日期间,陪同爱因斯坦在东京、福冈等做演讲,为爱因斯坦的日本之行及相对论在日本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在爱因斯坦访日期间,陪同爱因斯坦在京都、仙台、福冈等做学术演讲与公众演讲,并基于自身经历著书、翻译等,从哲学层面上对相对论予以关注,对日本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与作为相对论研究者的石原纯、寺田寅彦等人一起,通过探讨相对论及物理学相关哲学背景,开始对物理学的哲学基础进行深入思考,而从认识论思考物理学的本质问题帮助日本人快速接受了物理学领域的量子革命,影响了20世纪后期日本物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爱因斯坦访日带来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正是爱因斯坦在日本的学术演讲,直接促使了日本三位学者后期在相对论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 摘要:侗族传统建筑在继承百越民族干栏建筑和广泛吸收其他民族建筑精华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理念,与自身的风格渗透、交织在一起,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在侗族鼓楼、风雨桥和民居的建造过程中,侗族建筑工匠们大量地使用近似公式和经验公式,发展出等分圆周和正多边形作图的技巧,频繁使用对称、全等和相似等手法并蕴含有黄金分割比的运用,同时在建筑层数、边数等方面巧妙地进行奇偶搭配,孕育着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以鼓楼为代表的侗族建筑是侗族的全部精神性的文化结晶,这也正是将侗族文化称之为"鼓楼文化"的原因所在.
  • 摘要:目前关于《化学鉴原》的底本存在争议.通过《化学鉴原》与《Wells'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1858)》的对比研究,发现译本在内容上不仅有较多的调整和删减,更重要的是存在大量的增补,同时确认了大部分增补内容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存疑的底本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认为以1858年版的《Wells'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为底本的同时参考了1867年版的《Chemistry,Inorganic and Organic,with Experiments and a Comparison of Equivalent and Molecular Formulae》,即《化学鉴原续编》的底本等化学著作.
  • 摘要:我国古代航海图是12世纪发明航海指南针之后出现的,最初的航海图是一种《海道图》,它以《海道指南图》为代表,但《海道图》只是一种航区示意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海图.明以后,在《海道图》的基础上,发展出《山形水势图》.《耶鲁藏中国山形水势图》是真正的原图,它主要以航路上的山形和水势为描绘和注记的对象,因此被古代航海家命名为山形水势图.本文通过对现存《海道图》和《山形水势图》的解读和整理,指出我国古代航海图的发展脉络和特征,基本厘清了山形水势图的本来面貌.纵观我国古代航海史,除了有悠久的航海史、精湛的航海技术和优秀的造船技艺外,还有一套完整的海图编绘系统。自从指南针应用到航海中后,我国航海家们便开始一边编制针路簿,一边编绘航海图,图文并茂,相互配合,使得我国古代的海船能够远航万里。
  • 摘要:1998年《水运仪象志》一书出版,其第五章专论水运仪象台.但当时对其关键部分——天衡关锁(主要是右天锁)和天条(主要是弹簧)的奥秘并未全弄明白,特别是未能做实验.在众多的细节上,都逐一按照提到的那些基本物理原理,做出可调整的精密设计,这显示出韩公廉惊人高超的机械学水平。把原书中众多缺少明白解说的细节信息,在统一的物理原则上做出精细的解释,绝非主观的刻意造作所能为者。主观造作不可能协调得这么好,人们自信这是原作实际成果的反映。单从分析还不能解释南宋人为什么看不懂苏颂的书。金人手里有实物,南宋人能去燕京偷看,拿回所需的技术情报。当时双方间谍活动的观念和实践与现代所差无几。推想金人一定是没有得到完整的零件和文字说明资料。在他们进入开封时,有人把关键部件和资料藏匿了,或销毁了。再说,组装要求高精度调整,长途搬运造成的变形不易觉察。金国更无高人,组装不成,终至“弃毁”。那个藏文件和零部件的人到哪里去了?战死了吗?他是不是韩公廉本人?韩公廉那时候若还活着,也有七八十岁了。这是个充满戏剧性的谜团故事。毫无疑问,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虽不是无可挑剔的,但的确是技术史上集大成的世界第一的成就。
  • 摘要:本文对发现于豫、陕、鄂、苏等地的100余座墓葬出土的陶磨、陶碓和陶井等这类机械模型的形制结构进行了初步考察,认为由碓机、磨机所孕育出来的"凸轮技术"和"偏心连杆技术"以及首创自汉代风扇车上的曲柄技术是古代中国对世界古代机械史的三个重要贡献.中国历史上深厚的重农传统和意识促进了粮食加工工具的发达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机械技术不断发展,进而长期领先古代世界的真正主因.
  • 摘要:李约瑟援引《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两幅插图,认为我国活塞式风箱至晚出现在宋代.但李氏引用此书的版本并非之前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判断的宋代,从服饰学考察该书的插图以及从语言学考察该书的俗字、词汇,认定此书为明末的版本,因此李氏关于我国活塞式风箱出现在宋代的说法无法成立.明代仇英完成于1543年的《清明上河图》中绘有我国最早的活塞式风箱图,表明我国至晚于16世纪中叶在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活塞式风箱.
  • 摘要:要做中国科技史学,研习古汉语是必要的,特别是科技古汉语。下面简介李志超《古典释文》中的部分汉字学观点。此书是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研究生课“科技古汉语”辅助教材。自从汉字产生后,书面语的作用即有口语所不能代替者,大大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使原始口语丰富化、精密化。名以指义,义者实际之分析的事物、因果、结构、性状而已。名的效率,取其为人群共识度高低,专业名词则要业内共识。中国古代历法作者多有把前人已经定名的概念再立新名者,其文虽载于史册,但并无新义,不被后人赏识。科技的无限发展势必要求学者创立或翻译新词,立词优劣以其教育和交流的功效评估,那就要求造中文词者,特别是科技界人士,接受汉字史教养。《大冶赋》刻意模仿汉赋,多用典故和生僻字,很难读.汉赋文体到唐宋已不流行,文人作赋都是易读的"文赋",如《阿房宫赋》《赤壁赋》.汉赋一大特征是自造新字,《康熙字典》里的字十之八九是汉代人所造.所造的字多为形容词,运用日、月、水、火、山、石、草、木等常用偏旁,指称某一很具体的貌态.由于过于具体,不经造字者本人解说就很难确定其指义.汉代的传播技术远未发达,各家字书对那些字的解释都很含糊,只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这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弯路,如今欧美拼音语文正覆蹈汉代汉字的弯路.大冶赋里的那种生僻字无需过于认真对待.只是字形都很复杂,键入时,用拼音从字典里找它的读音很麻烦.《大冶赋》的文学价值不高。科技史家的兴趣在于其中的冶金史内涵。
  • 摘要: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炮口装填成为中西滑膛火炮设计的标准方式.清朝铁炮材质以白口铸铁为主,处在封建手工生产方式主宰下的火器界主要用泥模法铸造火炮.因为主宰欧洲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期的泥模法铸炮的不良,故从18世纪50年代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诸国采用了砂型铸模与实心钻膛技术;18世纪的最后10年内,钻杆驱动力改为蒸汽机.在19世纪中叶以前,西洋铁炮材质以灰口铸铁为主,继而以熟铁和铸钢为主,这对其制炮技术乃至性能影响很大.本文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中西制炮技术优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制炮技术是火炮诸多技术的核心,反映着其质量的优劣,并直接决定着火炮其他方面的技术与性能。它包括制炮机构的设置、制炮工艺、制炮成本、制炮质量等几大方面。中西方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在火炮的制造上,除了海军重炮外,铜炮始终以较大优势压倒了铸铁炮。但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炮(乃至钢炮)形成压倒性优势。西洋制炮技术屡有进步,每次创新皆具有匠人独自发明的色彩,其出现的时机与作用的发挥往往有一个时间差。而一旦市场化以后,对其在16-19世纪称雄世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西方制炮技术不同必然影响其性能的发挥,最终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结局有重大影响。
  • 摘要:大炼钢铁运动作为"大跃进"的一个重要子集,其历史进程与"大跃进"基本保持一致,但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河南省而言,以不同时期的重要政治会议为节点,该省的大炼钢铁运动可划分为运动的酝酿(1958年3月~1958年7月)、高潮(1958年7月~1959年3月)、调整(1959年3月~1959年8月)、反复与结束(1959年8月~1961年12月)四个时期.本文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不同现象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总之,“群众运动”贯穿着整个事件,但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是不同的。从冶炼技术运用的角度来看,河南省为期3年的大炼钢铁运动经历了从土法到洋法的转变。
  • 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梁祠汉画像石《神农执耒图》的研究,分析得出神农是广大劳动女性的化身,并从考古学、文字学考证耒的发展历史、形制及主要功能,揭示了耒在农具史上的地位及其在文字发展方面的影响,指出《神农执耒图》中神农所执之耒是后世改进的形态,耒耜其实是由耒和耜两种独立的原始农具结合演化而成的一种复合式农具.
  • 摘要: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往往低估或者忽视技术的重要细节和复杂性以及科学发现的不确定性,以简化的线性逻辑构建史实,这很可能会影响对孕育新产业革命诸多创新要素的深入认识.本文认为应重视前因考察,认真分析促成产业革命兴起的因素,改变以往形成的粗线条描述,多一些细笔剖析.今天的中国,需要通过对技术史的细致了解,实现全方位的不断创新.对产业革命进行历史的思考,是为迎接新产业革命所必须做的思想准备.
  • 摘要:全球变暖问题是当前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审读全球变暖问题的三个理论基础和若干话题发现:尽管很多统计研究认为,全球平均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但全球变暖话题的相关理论基础并不十分牢靠.首先,所有结论的基础实质都是统计外推,难以避免统计预测的先天缺陷.其次,人类活动的碳排放乃温室效应元凶之说的基础也并不十分牢固,一些研究表明:水汽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比二氧化碳大;地质历史上自然自发的二氧化碳浓度波动比人类活动产生的量大得多;尽管地质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存在明显的统计相关,浓度变化滞后于温度变化数百年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其机理有待研究.再次,从人类文明史上看,地球上的温暖期往往与历史上文明快速发展期相重合,未发现与大规模毁灭性灾害存在统计关联.
  • 摘要:技术及技术创新不仅与技术自身内部发展机制有关,还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人的因素等密切相关,这可以清楚地从技术发展的历史中看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技术创新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影响因素逐渐增加.因此,在技术创新的研究中,不仅要研究技术自身内部发展机制,同时也要研究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环境等各种相关因素,即开展技术及技术创新的横向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要想跨越式地创新技术,科学健康地发展技术,尽快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除了要提高技术研发队伍的技术创新能力外,还应当让他们以及科技战略决策者和技术创新管理者更多地了解技术和技术创新,了解技术和技术创新的历史,了解技术及技术创新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的因素等横向的密切关系,了解技术创新的研究方法、创新机制、探索途径、创新环境、管理机制等相关因素,这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英国是开展STS教育较早的国家,其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浓厚的科学文化传统.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的STS教育目标及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大学教育目标民主化与社会化、教学内容方式多元化以及教育机构专门化之特点,英国国防大学的课程结构又体现了军校特色.中国军校研究生的STS教育应借鉴英国的经验,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STS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STS课程体系,拓展已有的学术平台,建立优良的师资队伍,以培养既具人文科学精神又具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 摘要: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多学科交叉视野中的中国技术史研究”,有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台科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安徽博物院、广西民族博物馆、国际技术史学会、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等50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组委会共收到146篇会议论文,其中122篇在论坛上进行了报告。论坛共邀请9位学者作了主题报告,其余代表则按照传统工艺、机械史与金属史、科技与社会、农业与综合史以及物理学史5个大组进行了报告。总体来看,本次技术史论坛呈现出参会单位多,专家多,报告多,研究领域广,多学科交叉,新思想、新视角、新方法等特点。
  • 摘要:食用植物油脂的获取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传统手工制油曾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便是机械化生产的今天,其所承的内在原理依然与之一致.在文献及令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考察,对传统手工食用植物油脂制取这一日渐消逝的技艺做一梳理,通过回顾古代榨油技术的历史,考察传统植物油制取技艺,分析传统食用油榨取技艺的现状,以求较为完整的记忆.
  • 摘要:以水磨和油坊为例,分析和研究了藏族传统食品加工工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进而体会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水磨和油坊出现,是建立在粮食生产水平较高的基础之上的,是藏族农业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而今,西藏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和平解放前藏族群众使用的水磨和油坊,当仔细分析时,会发现其中所含有的科学内容和独特的技巧。藏族传统食品加工工具作为实物资料已反映出藏族当时的社会科技水平,他们独具民族风格的工艺技能和巧妙地运用自然产物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知识的能力,在中华农业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是不可忽视的,应给予应有的评价和肯定。
  • 摘要:广西龙胜境内的"红瑶"因其女性服饰色彩以红色为主而得名.这是一个因女子服饰特征而得名的瑶族支系,可见女子服饰在其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红瑶女服的构成、服饰的款式结构与服饰面料、制作的技艺手法、文化符号的生成等方面,阐述红瑶女服的服饰技艺特征,探讨红瑶服饰的文化内涵.
  • 摘要:调查发现云南勐腊磨憨苗族竹纸,保留了极其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尤其采用浇纸法却使用纸药的造纸技术是中国手工纸发展历史上重要的活化石.项目组通过调研,认为磨憨苗族竹纸极具特色,包括独特的名称、独特的纸药、独特的民俗、独特的销售、独特的工艺,其传承与发展,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申报省级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当进行旅游开发,开发磨憨村苗族竹纸的新品种、新用途.勐腊苗族竹纸主要用禾本科沙罗单竹作为造纸原料,沙罗单竹亦称为大泡竹、大簿竹。沙罗单竹生长于西双版纳、文山和红河的金平、河口、屏边等州县海拔在800 m以下的湿热地带,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造纸一般只砍当年生的野生嫩竹,不砍母株,这样第二年竹子会发得更多。据调查组成员于2009--2013年3次到磨憨村实地考察,磨憨苗族竹纸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砍竹→破竹→煮料→捂纸→洗纸→敲纸→搅纸→加竹子汁→洒纸→晒纸→揭纸。勐腊苗族竹纸生产使用的主要工具有纸架,木槌和石墩,葫芦瓢和铝勺,捞筋叉。
  • 摘要:明清时期,由于江苏海涂土质的分布差异,两淮盐场盐作技术长期存在南煎北晒的整体分布格局.淮北盐作自明代中叶废煎改晒,转为砖池结晶晒盐,又于清末快速兴起泥池结晶滩晒法.某种程度上,淮北晒盐的兴起,正是其盐作技术的飞跃.淮南盐场因受到官府的垄断支持,长期维持着煎盐生产形态.晚清盐产日衰,煎法效率低下,兴起于浙东盐场的板晒法适时流传至淮南部分盐场.清末民初,在淮南盐场废煎改晒的过程中,两淮制盐技术出现了煎、晒、板晒并存的局面.
  • 摘要:花竹帽是毛南族的象征,代表着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毛南族的"族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呈现出衰败没落之势.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整理,探究花竹帽的历史传承与目前现状;分析花竹帽的工艺流程与文化内涵;针对花竹帽传统手工艺面临的困境,提出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
  • 摘要:近代山西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农业耕作制度合理的优点.国内外经济、科技交流的扩大,影响了山西的农业结构,推进着山西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农业科技改良实践方面,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科技,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经济交流的拓展,选种、育种技术的推广,许多农作物及畜牧品种被引进,对山西近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给现代山西农业打下基础,对当代山西农业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钱塘江海塘工程逶迤雄伟、横贯海疆,其规模宏大、形式多样、结构精良,至今仍屹立于东南海疆,作为一项水利工程造福于两岸百姓.海塘工程技术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其建造工艺和河工知识对今天的水利建设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土石混合塘、竹笼石塘、柴塘、直立式石塘、陂陀式石塘、鱼鳞大石塘基本情况的介绍,来分析各种塘型的特点.工程在施工、建设、监管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明清海塘的修筑方略、防御体系、海塘结构、施工措施、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均经过了周密策划、反复斟酌,海塘建设得非常成功,经历了数百年的海潮侵袭,历经修缮,不少地段至今仍屹立于防洪、御潮的第一线。在修筑海塘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塘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比今日的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也毫不逊色,在质量监督方面也有很多措施值得今人学习。海塘的大规模、高投人的修建,与当时杭州“苏杭熟,天下足”的经济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项伟大工程的背后隐含着众多的社会历史状况,值得进一步发掘。
  • 摘要:本文在广泛搜集中国古代历史气象档案文献的基础上,从雨神崇拜观、降雨理论、降雨预报方法三个层面揭示了中国古人对降雨机制的思想认识历程.因雨神崇拜产生了卜雨、祈雨活动,催生了古人渴望预知、影响乃至改变天气的思想萌芽.随着农业科技文明的发展,农业气象科技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古人对降雨现象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记录和规律总结,从而建立了降雨理论,其中包括阴阳生成论、水文循环论、云雨生成论.建立降雨理论的目的是预报晴雨,从而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文明古国做好气象保障.
  • 摘要:《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是研究漏刻"随刻改箭"之最重要文献,自清人黄丕烈以来,该书被认为成书于宋代,而其价值亦为今人所忽视.该书附有珍贵的25支漏箭图,序言记载了几漏的制作缘起,漏壶的保养,以及长期被前人忽略的问题——漏刻连续计时的运作方式.漏刻之"随刻改箭",依据历书所载昼夜长短数值,据此证明该书参照《授时历》,当成书于元代,作者孙逢吉为浙江人士。
  • 摘要:天坛回音建筑是声学设计极佳的建筑,天坛奇妙的声学景观更是声学史上的奇迹,列为中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因此,天坛奇妙声学现象的科学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天坛声学现象有三种解释在我国科学界、教育界和旅游界被平行引用,究竟哪一种解释更具科学性,本文将通过对三种解释的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以北京天坛回音建筑声学问题研究为切入点,在引入天坛回音建筑及奇妙声学景观的基础上,介绍了历史上关于天坛回音建筑著名声学现象机理的两种科学假说,阐述了作者项目组——黑龙江大学古建筑声学问题研究组与天坛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天坛回音建筑声学问题实验研究成果,然后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天坛回音建筑声学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重点包括研究确定天坛回音建筑的声学设计要点,对天坛回音建筑声学机理进行动态分析,对天坛皇穹宇甬道四块石板长度各异的内涵开展实验研究,对天坛回音建筑建筑材料的声学性能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 摘要: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如普朗克所说,几个世纪以来,标志物理学成就的一般法则中,就形式和内容而言,最小作用量原理可能最接近于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本文的目的不是要去论证那些已经确定了的过程和细节,而是希望从一个新的视角,即在认识路线的框架内梳理最小作用量原理,在这样的认识路线中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讨论其方法论意义。第一,认识事物(或系统)时,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是认识的有效力一法之一。第二,不可能从纯粹的逻辑结构得到关于事物“自在”的全部信息。第三,最小作用量原理为新领域的开拓和认识的深化,提供了“可控”或至少是“局部可控”的试错方法。
  • 摘要:我国的受控核聚变研究得以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展开,"大跃进"运动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起始的历史,分析了"大跃进"运动对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的影响,试图探讨"大跃进"运动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受控核聚变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很早就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并被列入“十二年规划”,然而相关研究却迟迟无法展开。由于我国的受控核聚变研究是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展开的,具体工作受到客观条件的一定制约。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我国的受控核聚变研究工作的科研目标和科研计划在“大跃进”中都表现出典型的跃进特征,形成了科研目标、科研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特点。这一现象可以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有关理论给予一定的解释。“大跃进”运动中,我国的受控核聚变研究坚持了正确的方向,避免了浮夸和浪费,避免了被扭曲的科研管理对实际的研究工作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这与科学家们对科学精神的坚持以及科学家科研自主性的保证分不开。在物理研究所孙湘领导下进行的工作中,反复强调这些工作的结果是非常初步的,避免了浮夸风在科研工作中的影响。对科学家科研自主性的保护以及科学家自身对科学精神的坚持,能够有效地避免社会因素对科研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 摘要:原子论是西方科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原子论与牛顿质点动力学以及牛顿光的微粒说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物性论》是传承古希腊原子论最重要的经典文献,其作者卢克莱修基于原子论阐释自然现象时,提出了很多超越时代的科学思想.其中有统计物理学的基本假设等几率原理、各态历经假说等思想的萌芽,甚至他还将微观粒子自由运动时具有的不确定性视为原子的基本属性,这是直到20世纪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仍难以接受的.回顾卢克来修的这些思想,能使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西方近代原子论思想坚实的历史文化根基.
  • 摘要:京包铁路由京张铁路向西延伸而成,是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管理及运营的干线铁路.该铁路各分段修建时期不同,站房风格各异.通过查阅史料并进行实地考察,指出现存的青龙桥车站、卓资山车站和毕克齐车站的三处老站房,分别代表了京包铁路老站房的三种不同风格.目前对京包铁路工业遗产的系统调查尚未发现,该项遗存需要进一步调研和评估.
  • 摘要:本文运用期刊引证分析的方法,以我国科学技术史学界三种主要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辩证法通讯》)近十年(2003~2012年)的引证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我国科技史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现象及其发展现状进行统计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借助于信息可视化软件Ucinet,绘制学科交叉测度图,通过对学科间交叉融合的研究,力求客观、定量地展现科技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态势,揭示学科交叉的主要领域,进而对科技史学科影响力展开述评.
  • 摘要: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韩国元山岛海底出水约14件高丽青瓷样品进行科学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此海域出水的青瓷来自两个产地:优质青瓷,原料产地推定为(韩国)康津,粗质青瓷,原料产地推定为(韩国)扶安,且优质青瓷原料的组成成分比粗质青瓷稳定;两种青瓷瓷胎都属于高硅质瓷胎,瓷釉均选用草木灰作为助熔剂,均属于钙釉;物性分析上,两种青瓷的烧制工艺特征明显.这些特性可为推定出水高丽青瓷原料产地及烧制工艺提供依据,也可作为研究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的分析比较对象,为研究中国古代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 摘要:擒纵调速器是机械钟表计时的核心装置,包括振荡器和擒纵机构两个部分.1580年西洋传教士将机械钟表和天主教教义带入中国,带动了中国机械钟表的发展.自康熙之后,机械钟表的擒纵调速器主要是由摆杆、摆锤及摆轮等三种不同振荡器所构成的.本文首先将简介擒纵调速器的发展历史,再针对明清时期机械钟表常用的擒纵调速器做分类与特性说明.总之,在1657年之前,中国的座钟和塔钟应都是使用摆杆机轴擒纵调速器的,可携式钟表则是使用无游丝之摆轮机轴擒纵调速器的。到1657年欧洲开始运用摆锤与具游丝摆轮于机械钟表上,并得到准确的等时性的运动周期,之后与其相配合的擒纵机构相继被发明,且形式多样,估计有三百多种。但考虑到其准确度、可靠度、耐用度以及加工工艺的复杂度,只有十几种擒纵机构曾被广泛使用。因此,自清康熙朝之后的中国机械钟表,主要是以摆锤和具游丝的摆轮作为振荡器的,与欧洲常用的十几种擒纵机构搭配,亦可根据机械钟表所使用的擒纵调速器类型,了解其制作的年代,进而研究机械钟表的技术与工艺,以探讨明清时期中国机械科技的发展。
  • 摘要:《武经总要》是一部成书于宋代的军事著作,其《守城》卷以较为详尽的笔墨载述了宋代抛石机的基本情况.目前尚无学术专著论述《守城》中的各种抛石机,有鉴于此,本文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武经总要》中记载的各种抛石机进行归纳梳理,分析总结其技术特点,证明其性能已达到巅峰状态,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科学认知,更重要的是孕育了后世火炮,在冷兵器时代的晚期开启了火器时代。《武经总要·守城》对当时抛石机的种类、发展概况、形制构造、规格尺寸、使用性能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 摘要:金平石家寨冶炼遗址位于滇东南地区,地属龙脖河矿区.本文介绍了此遗址2012年的试掘情况并分析其出土炉渣的冶炼工艺.结合出土陶片和各类因素,判断遗址大致年代在战国至东汉初期.此遗址的发掘及遗物科学分析检测,为云南古代冶金考古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研究方向.
  • 摘要:1620年澳门起运的4门大铁炮产于何地?16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是欧洲生铁炮的主要产地。无论伊比利亚本土,还是葡印首府果阿,主要铸造铜炮,都几乎不生产生铁炮。澳门迟至1623年方设立“王家铸炮厂”,然嘉靖末年即有铸造铜炮之传闻。铸造铁炮的最早确证,则是1623年12月,葡澳总督即与华人工匠签订之造炮合同。天启元年(1621年)四五月间,徐光启言及应调取“广府工匠曾在澳中打造者”“一二十人,星夜赴京”,事先需预备“红铜锡铁等”以便制造。鉴于广东生铁冶炼行业兴盛,1620年北上的4门铁炮有可能是澳门本地铸造的。不过1601年澳门葡人曾俘获一艘荷兰船,包括“4门火炮同一些军用器械”。天启元年运京者也可能属于这批战利品。彼时澳门正在防备荷兰进攻,优质火炮极其宝贵,献与明廷之铣,恐非当地最佳之品。这4门铁炮在中国军事史、技术史方面具有独特地位。原物未闻传世,具体形制、技术参数如何,是个有趣的问题。孙元化的《西法神机》(约1630年成书)载有三门“西洋神器”铳身尺量、弹药用量、射程数据,以及相应三辆双轮“西洋神器车”部件尺量,总约三千字。此三铳三车,参数甚为接近,显然属同一类型。笔者推测,《西法神机》很可能保存了天启元年澳门运京大铁炮的实测记录,即天启三年留贮京师内兵仗局之“西洋大炮三位并载统原车三辆”。《西法神机》所见“西洋神器”,口径分别为8.64cm,8.32cm,7.68cm;长度2.62m,2.37m,2.16m。体量最大之“西洋神器一号铳”,按经验公式粗估,炮体重约1141kg(1912斤)。单发弹重2.4kg(4斤),火药2.4kg。平射约307m (96丈)。天启六年宁远见功之西洋大炮(徐光启所谓“四位中之第二位”)或属同一类型,体量、射程与一号铳在伯仲之间。
  • 摘要: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机械发明,国内外历史学界、技术史学界、纺织学界有诸多错误和误解,造成一些谬误一再流传.本文基于对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文献、图片、视频的调查、研究和鉴别,通过结构研究、工艺操作分析,认为:飞梭是投纬、打筘二位一体的装置,补充传统观点阐述不详之失;珍妮纺纱机在工业革命时期并不是一件先进的纺纱机,仅是一件比较成功的技术“返祖”品;传统观点认为水力纺纱机的图片、表述都是有误的;1785年卡特莱特申请水力织布机的专利文献,其技术史上的意义极可能被人为地有意夸大,它根配不上“动力织布机始祖”的称号。
  • 摘要:中国的农业文明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留存的各类农业遗产中,既保留了以文字记述为主的农业文化信息系统又有以图画表达为主的农业信息系统.本文试图以我国古代特有的耕织图农业文化现象为切入点,探讨耕织图的作用和意义所在.耕织图是最为典型的用图画表达农耕文化的代表,耕织图集艺术审美、农耕历史资料记录于一身.耕织图是由早期的耕作图发展而来的,最早的耕织图可以追溯到战国.考古发现在战国出土的青铜器上即有农业生产、生活场景的刻纹.早期的织耕图只是零星的出现,历经汉、唐几代的发展,到了宋代逐渐走向系列化.耕织图的系列化发展,为展示了一幅幅不同地区、不同农事活动的农耕场景,同时,也在传达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意义的文化空间.
  • 摘要:明清时期苏北蝗灾高发,危害严重.这和当时苏北地理环境的剧变有着紧密的联系.黄河南下夺淮入海,在苏北境内多次泛滥,衍生出了众多的大湖巨泽,成为蝗蝻的重要来源地.其次,随着人口飞速增长及生态环境的变迁,苏北的种植方式由稻作陆续变为旱作,蝗卵的孵化率大大提高,导致蝗灾频繁发生.与此同时,在除蝗政策、体制以及除治技术上,苏北地区较之前代都有较大进步,极大地减轻了飞蝗带来的危害,但从整体来看其蝗灾治理是低效而滞后的,苏北蝗灾得到根本控制一直迁延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 摘要:唐仿汉制建立待诏制,其中包括翰林医待诏,后来发展成为翰林医官.随着对尚药局权力的侵夺,唐晚期建立了翰林医官院,但是其间职能并无太大变化,都是以服务宫廷为主,并一直延续到北宋初期,因此,才有执伎以事上者皆在的模糊认识.但是到了北宋,翰林医官院开始侵夺太医署职能,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医政管理部门,太医署成为负责医学教育的部门.
  • 摘要:每个国家科技体制的模式,势必与其国情以及对科技的认识密切相关.现今,随着我国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科研产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率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差距甚远.本文从中英两国的科技管理模式出发,比较分析了两国公立科研机构的作用和地位、组织结构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两国制度文化方面的合与分的不同理念,重点揭示了英国发达科技背后的科技制度支撑,提出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可以借鉴的几点启示,对我国完善科技制度、管理与监督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 摘要:李约瑟问题历来争论已久,基于中、美两幅棉包图像信息,从两国对技术与科学认识关系的态度以及对工业的态度阐述李约瑟问题在棉包技术上的反映.本文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一方面在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方向走错了,它走了一条奢侈化商品道路;另一方面在于中国的技术与科学认识分离,中国在技术上走的是经验主义道路.从中、美两国棉包技术的情况不同可发现,李约瑟问题之所以出现的关键之处是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发展动力不强的丝织业,这是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致。加之,中国古代的科学认识与技术相分离,两者没有紧密结合,阻止了技术与科学的快速互动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