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β-六六六和十氯丹对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6h】

β-六六六和十氯丹对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六六六及其在环境中的残留

二、β-六六六的毒性

三、十氯丹及其在环境中的残留

四、十氯丹的毒性

五、本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

第二章 β-六六六对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受试动物的来源和培养

1.2 测试化合物溶液的配制及其浓度的设定

1.3 生命表实验

1.4 种群增长实验

1.5 雌体类型的划分和鉴别

1.6 相关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结果

2.1 β-六六六对轮虫各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2.2 β-六六六对轮虫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影响

2.3 β-六六六对轮虫主要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

2.4 β-六六六对轮虫孤雌生殖、有性生殖和各类雌体数之比值的影响

3. 讨论

3.1 环境雌激素与轮虫的发育速率

3.2 环境雌激素与轮虫的种群增长和有性生殖

3.3 轮虫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对污染物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

第三章 十氯丹对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受试动物的来源和培养

1.2 测试化合物溶液的配制及其浓度的设定

1.3 生命表实验

1.4 种群增长实验

1.5 雌体类型的划分和鉴别

1.6 相关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结果

2.1 十氯丹对轮虫各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2.2 十氯丹对轮虫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影响

2.3 十氯丹对轮虫主要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

2.4 十氯丹对轮虫有性生殖和各类雌体数之比值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

第四章 β-六六六和十氯丹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轮虫的来源和预培养

1.2 群体累积培养实验

2. 结果

1.1 β-六六六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1.2 十氯丹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

致 谢

附录: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采用生命表、三天种群增长和四天休眠卵产量以及环境容纳量等实验方法对暴露于不同浓度β-六氯环己烷(β-六六六)和十氯丹(开蓬)溶液中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实验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生命表、三天种群增长和四天休眠卵产量等实验方法对暴露于不同浓度(0.001、0.01、0.1、1、10、100和1000μg/L)β-六六六溶液中的萼花臂尾轮虫的实验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100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显著缩短;0.1、10、100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的生殖前期显著延长;0.1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的生命期望显著延长;100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的世代时间显著延长,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提高;1000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的种群增长率显著升高;0.1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与非混交雌体密度之比值显著升高,而1000μg/L的β-六六六使其显著降低;100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显著下降;浓度高于1μg/L的β-六六六使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显著降低。β-六六六浓度与种群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率、混交雌体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间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四个参数均可作为实验终点用于监测水环境中低浓度的β-六六六,其中轮虫休眠卵产量和种群中的混交雌体受精率是最敏感的监测指标。
  2、采用生命表、三天种群增长和四天休眠卵产量等实验方法对暴露于不同浓度(0.0005、0.005、0.05、0.5、5和50μg/L)十氯丹溶液中的萼花臂尾轮虫的实验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和50μg/L的十氯丹极显著地缩短了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但极显著地延长了轮虫的生殖前期历时;50μg/L的十氯丹显著延长了轮虫的生殖期历时和平均寿命;0.05和5μg/L的十氯丹显著缩短了轮虫的生殖后期历时;0.5-50μg/L的十氯丹显著增加了轮虫的产卵量,提高了轮虫的净生殖率;0.5和50μg/L的十氯丹显著延长了轮虫的世代时间;50μg/L的十氯丹显著提高了轮虫的种群增长率和携卵雌体与非携卵雌体之比值;0.0005和50μg/L的十氯丹显著提高了轮虫的混交雌体受精率;0.05-50μg/L十氯丹显著提高了轮虫的休眠卵产量。十氯丹浓度与轮虫的休眠卵产量之间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休眠卵产量可作为敏感实验终点用于监测水环境中的十氯丹,受精率也是较敏感的实验终点。
  3、采用环境容纳量实验对暴露于不同浓度β-六六六(0.001、0.01、0.1、1、10、100和1000μg/L)和十氯丹(0.0002、0.002、0.02、0.2、2和20μg/L)溶液中萼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暴露在100μg/Lβ-六六六溶液中的轮虫种群在第6天后增长缓慢,种群密度显著低于其它各组;暴露在1000μg/Lβ-六六六溶液中的轮虫种群在前6天增长较快,而到第7天,种群开始负增长,并且种群密度显著低于其它各组,但第10天后又开始缓慢增长并趋于稳定。暴露在0.0002μg/L十氯丹溶液中的轮虫在第4至第6天其种群增长显著快于其余各组,而暴露在20μg/L十氯丹溶液中的轮虫在第3天后其种群增长较缓慢,种群密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至第10天,其种群密度增长至和其余各组相当的水平。和对照组相比,100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显著降低了轮虫种群的最大种群密度,10-1000μg/L的β-六六六显著降低了轮虫的种群增长率;20μg/L的十氯丹显著降低了轮虫的种群增长率。β-六六六浓度与轮虫的最大种群密度和种群增长率均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所以在监测水环境中的β-六六六时,最大种群密度和种群增长率均为适宜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