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汉《尚书》家学
【6h】

东汉《尚书》家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东汉《尚书》家学研究综述

二、东汉《尚书》家学的选题价值及意义

三、东汉《尚书》家学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东汉《尚书》家学概况

一、古文《尚书》家学

1、扶风平陵贾氏家学

2、扶风茂陵马氏家学

3、汝南汝阳周氏家学

4、鲁国孔氏家学

二、欧阳《尚书》家学

1、南阳新野邓氏家学

2、沛郡龙亢桓氏家学

3、汝南细阳张氏家学

4、弘农华阴杨氏家学

5、乐安千乘欧阳氏家学

6、济阴曹氏家学

7、乐安临济牟氏家学

8、上党屯留鲍氏家学

三、大夏侯《尚书》家学

1、南阳安众宗氏家学

2、鲁国孔氏家学

第二章 东汉《尚书》家学的分布

一、东汉《尚书》家学的分布情况及特点

1、东汉《尚书》家学的分布概况

2、东汉《尚书》家学分布的地域与时间特点

3、东汉《尚书》家学与其他四经家学时地分布的异同

二、影响东汉《尚书》家学分布的因素

1、影响东汉《尚书》家学地理分布的因素

2、影响东汉《尚书》家学时间分布的因素

第三章 东汉《尚书》家学的治学、治政特点

一、兼容并蓄的治学理念

1、兼习别学现象

2、家学与外学的交流

3、女性成员授学及其对家学、经学的贡献

二、以《尚书》治政

1、传《尚书》家学者应用《尚书》的情况

2、应用《尚书》的特点与以《尚书》治政的理念

三、东汉《尚书》家学与谶纬

1、东汉时期的谶纬之学

2、东汉传《尚书》家学者对待谶纬的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家学作为私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官学相互补充,其发展至东汉逐渐呈现鼎盛之势,对东汉氏族文化乃至东汉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东汉《尚书》家学作为东汉经学家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又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因此研究东汉《尚书》家学对于反映东汉《尚书》学的整体面貌,完善《尚书》学史都能够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以往对于东汉《尚书》家学的研究都是间接的,未有针对性论着出现,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和可能。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正史《后汉书》所记载之文献为主体依据,并辅以《东观汉记校注》《八家后汉书辑注》等史籍,逐条梳理相关材料,找出了传有东汉《尚书》家学的家族14个,并围绕这14个家族展开了探讨。  通过归纳传学家族的时间分布,发现东汉《尚书》家学有着悠久的传学历史,学术传承的持续性较强,这与东汉帝王世代研习《尚书》的传统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此外,《尚书》家学的繁盛期集中在光武帝朝至安帝朝,此阶段东汉政治较为清明,社会格局相对安定,这是家学得以蓬勃发展的绝佳契机。至于地缘方面,传学家族主要聚集在经济基础较为优越的中原地区和齐鲁地区,吴越地区亦有散布,巴蜀地区则未见分布,这种地理分布情况,除受经济因素制约外,还与各传学家族间的交往密切相关。在系统地考查传学家族的治学、治政文献后发现:这些家族广泛秉持着兼容并包的治学特性,在治学方面不再苛求家族学术的统一与纯正,而是广泛的兼容别学和外学,积极提升内学,其传学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族中男子,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亦能广受教化恩泽,她们中甚至出现了对家学及东汉经学均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就治政理念而言,以《书》治政成为了家学与政治结合的首选方式,14个家族中又以弘农杨氏之用《书》传统最为典型,在传《尚书》家学者的用《书》文献中,《尧典》《舜典》《皋陶谟》《洪范》《吕刑》5篇应用频率最高,这与此5篇所传达的治政理念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亦与用《书》者着眼于君主专治、帝王修养、官吏任命、亲贤远佞等政治议题有关。东汉经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出现了经学的谶纬化趋势,因此研究特别关注了传《尚书》家学者对待谶纬的态度,研究表明传《尚书》家学者更倾向于在广义的范畴上应用谶纬,利用东汉统治者相信谶纬的特点,借谶纬之名表达政见、匡正君主,为其政论服务,其真正目的并非治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