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由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和大血管以及终末小动脉疾病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比较
【6h】

由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和大血管以及终末小动脉疾病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和大动脉以及终末小动脉疾病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帮助进一步了解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行影像学检查,根据DWI上的新鲜病灶做出影像学评定,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AD)、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PAD)和腔隙性脑梗塞(LACI),将腔隙性脑梗塞(LACI)根据脑白质疏松病变是否融合分为单纯的腔隙性脑梗塞(ILI)和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ILA)。并查找、确定每位患者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通过比较PAD与LAD、ILI和ILA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了解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果:   共纳入资料完全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19例,其中LAD68例(占总研究人数的31%),PAD46例(22%),LACI105例(47%),其中ILI78例(35%),ILA27例(12%)。PAD的患者较LAD及ILA的患者年轻,(PADvsLAD,P<0.05:PADvsILA,P<0.001),且PAD有卒中史者相对较少(PADvsLAD,P<0.05;PADvsILA,P<0.05)。与LAD相比,PAD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也相对较少(PADvsLAD,P<0.05)。PAD与ILI比较,各项危险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PAD的较常见的好发部位包括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脑桥旁正中动脉。其中,最常见的是脉络膜前动脉,然后依次是豆纹动脉、脑桥旁正中动脉。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不同于大动脉及终末小动脉病变,穿通动脉更应属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而不是动脉、动脉栓塞。实际上,影像上所见的穿支动脉区域病变可能同时存在穿支动脉口粥样硬化病变和终末动脉的纤维玻璃样变。尽管弥漫白质病变可反映小动脉玻璃样变,但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玻璃样变常共存,目前的影像学又不能检测到穿支动脉管壁情况,因此,在临床诊断上还是难以区分两者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