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史地学报》研究——以中国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建构为视角
【6h】

《史地学报》研究——以中国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建构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一)选题来源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史地学报》的办刊经过

(一)《史地学报》的创刊背景

(二)《史地学报》的办刊宗旨

(三)《史地学报》的终刊

二、《史地学报》聚合的公众

(一)译介西方史学理论

(二)阐述中国史学理论

三、《史地学报》与公共讨论

(一)参与古史讨论

(二)对待史料的态度

四、《史地学报》与公共意见

(一)对国外史学研究状况的重视

(二)对国内史学研究动态的关注

五、《史地学报》与公共媒介

(一)开放的交流平台

(二)客观的表达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史学研究公共领域形成的时期。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各种专业史学期刊的创办,它们为学者们提供了砥砺学术的交流平台,改变了传统史学相对封闭的研究方式,是中国史学研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五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期刊,创刊于1921年的《史地学报》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史地学报》作为一方公共领域,它所聚合的一群学者构成了探讨史学问题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的、理性的、批判性的公众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他们的文章与言论中。这些学者讨论了史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公共性特征。学者们的讨论具有公开、批判、客观等特征,这样的探讨最终形成了比较客观、理性、批判性的公共意见,这些意见构成他们达成史学研究发展共识的基础。由此,《史地学报》促成了一种理性探讨与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本文将《史地学报》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该刊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是如何建构的。

著录项

  • 作者

    王艳;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旭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历史研究法;
  • 关键词

    史学期刊; 公共性特征; 多元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