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6h】

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 言

1.1研究背景

1.1.1时代背景: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区”

1.1.2政治背景:媒体融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1.1.3现实背景:县级融媒体中心普遍建成

1.2.1理论意义

1.2.2应用意义

1.3.1“媒介融合”研究

1.3.2传播力评估研究

1.3.3县级融媒体中心研究

1.4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步骤

2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评估体系的指标设置

2.1.1理论基础

2.1.2指标框架

2.1.3设置原则

2.2一级指标体系设置

2.2.1活跃度

2.2.2传播度

2.2.3互动度

2.3二级指标体系设置

2.3.1微博

2.3.2微信

2.3.3头条号

2.3.4自建客户端

2.3.5抖音

2.4.1发布篇数

2.4.2发布次数

2.4.3原创篇数

2.4.4阅读总数

2.4.5转发数

2.4.6粉丝数

2.4.7篇均阅读数

2.4.8日均阅读数

2.4.9最高阅读数

2.4.10下载数

2.4.11评论数

2.4.12点赞数

3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评估指标权重计算及模型建构

3.1权重计算

3.2模型建构

4校验与总结

4.1模型校验

4.1.1选样依据及统计时间

4.1.2数据统计

4.1.3计算结果

4.2结论与思考

4.2.1活跃度是基础

4.2.2传播度是关键

4.2.3互动度是粘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区”,县级媒体融合建设成为媒体融合战略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较为普遍,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渠道丰富多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媒体传播矩阵。但如何科学评估其传播效力、衡量建设成效,成为亟待解决的管理议题。本研究认为除了物理空间、技术平台、人员配置等具象指标外,较为抽象的传播效力是衡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的关键性指标之一。而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的各项类进行赋权,科学建模,建构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评估指标体系,将各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具体化、指标化和量化,在科学客观地展示和评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成效和传播效力的基础上,助力于党政管理和社会治理;在学术层面上,本研究也希冀充实基层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熊钧琦;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新闻与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熊茵;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媒体融合,传播力,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