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研究
【6h】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控制的必要性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课堂控制的类型研究

2.2 课堂控制的作用研究

2.3 课堂控制的原则研究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库林理论

2.4.2 最少干预原则

2.4.3 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课堂观察法

3.2.3 访谈法

3.3 研究样本采样

第4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

4.1 控制的概念界定

4.2 课堂控制的概念界定

4.3 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概念界定

4.3.1 防范类控制方式

4.3.2 纠正类控制方式

4.3.3 应对类控制方式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控制方式量的调查分析

5.1 统计课堂控制方式的基本总情况

5.1.1 数据统计与归类

5.1.2 数据分析与整理

5.2 三种课堂控制方式的详细化分析

5.2.1 防范类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分析

5.2.2 纠正类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分析

5.2.3 应对类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分析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控制方式质的现状透视

6.1 偏向纠正类控制方式,忽视防范类控制方式

6.2 偏向行为控制方式,忽视心理控制方式

6.3 偏向强烈表情式,忽视轻微表情式

第7章 优化小学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控制的建议

7.1 提高教师本身的课堂控制理念能力

7.1.1 更新教师课堂控制方式观念

7.1.2 课堂控制方式多元化

7.1.3 课堂控制不是目的

7.1.4 课堂控制方式应以非言语方式为主

7.2 提高教师本身的课堂控制能力

7.2.1 肢体语言控制能力

7.2.2 情绪与表情的控制

7.3 建立课堂规则与民主和谐的氛围

7.3.1 建立适度有效的数学课堂规则

7.4 营造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和心理氛围

7.4.1 游戏教学法

7.4.2 动手实践教学法

7.4.3 情境教学法

7.4.4 合作教学法

7.5 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7.5.1 培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专注力

7.5.2 提高对学生的意义控制能力

7.5.3 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课堂控制近些年来逐渐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而有效的课堂控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的手段。尤其是在小学课堂中,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活泼好动,不善于遵守纪律,而此时教师的控制方式显得非常有必要,教师在教育中是引导者,应该把不符合预期教育目的的一切问题行为给控制住,以便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并不会真正灵活的使用自己在课堂中各种不同情境下课堂控制方式,而且大部分教师使用的方式也并不见得恰当有效。例如,小学生在课堂不认真听讲,像这些处罚、批评、命令具有强烈式的刚性和显性色彩的控制方式,教师往往会采用这些控制方式来控制学生的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不同的课堂情景下、针对数学课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效的使用不同的课堂控制方式呢?基于以上提出的问题,以及结合日常对教师控制行为方式的观察和查阅相关的教师控制行为的文献。  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控制方式概念、类型、作用及其特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有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现状,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现场观察,同时就小学数学教师控制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包括笔录、音录)、面对面访谈,并整理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控制的方式的各类型的次数,提出了课堂有效控制的相关解决建议,以便供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给予教学中的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肖盈盈;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汶;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课堂控制,小学教育,数学教师,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