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研究——以Y县为例
【6h】

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研究——以Y县为例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 乡村治理研究现状

1.2.2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证分析法

(3)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

2.1.1 乡村治理

2.1.2 农村党员队伍

2.1.3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乡村治理理论

2.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员队伍建设理论

3 Y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3.1 日常管理情况分析

3.1.1推行主题党日“123”标准模式

3.1.2全面推行“96345”党员志愿服务

3.1.3积极开展“五星争创”活动

3.1.4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

3.2 党员教育管理分析

3.2.1注重方式,增强实效

3.2.2整合资源,增强保障

3.2.3加强建设,推进规范

3.2.4严格要求,营造学风

3.3 党内关爱机制运行分析

3.3.1建立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

3.3.2建立定期走访慰问机制

3.3.3建立荣誉激励机制

4Y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日常管理不完善

4.1.1 党员队伍结构欠合理

4.1.2党员流动性大

4.1.3党员发展不严

4.1.4组织生活开展不经常

4.1.5 后继乏人问题突出

4.2 党内关怀不健全

4.2.1帮扶“造血”不足

4.2.2 教育培训不健全

5Y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主观原因层面

5.1.1宗旨意识弱化

5.1.2价值观念偏差

5.1.3宗教意愿渐强

5.2客观原因层面

5.2.1地区及集体经济薄弱

5.2.2宗族势力干扰严重

5.2.3党组织自身建设弱化

5.2.4基层党建经费不足

6 加强Y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日常管理

6.1.1 选好组织带头人

6.1.2 消除经济薄弱村

6.1.3 强化党员意识形态建设

6.1.4 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

6.1.5严厉打击宗族黑恶势力

6.2 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6.2.1 深化轮训制度

6.2.2 坚持日常学习制度

6.2.3 开展经常性党内活动

6.2.4个别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6.3 健全党内关怀机制

6.3.1 建立党员激励机制

6.3.2 建立红色基金规范管理机制

6.3.3 建立临终告慰机制

6.3.4 建立分级帮扶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的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幸福美丽,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农村党员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成细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过程中起着带头人的作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村党员队伍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能否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关系到能否做好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能否巩固整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在乡村治理视域下,本文以Y县为例,以作者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为基础,以公共理论知识为根本,以党建知识为依托,通过翻阅文献、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研究了在现行乡村治理模式下党员队伍建设对于推动乡村治理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日常管理、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等3个大方向的针对性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潘赛杨;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彭隆辉;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