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继往开来责在斯——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
【6h】

继往开来责在斯——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一)路数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一)晚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一)充实图书资料

(二)添置仪器设备

(三)扩充实验场所

(四)壮大发展院系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一)迁校避战(1944年5月—1945年8月)

(二)战后复员(1945年8月—1946年11月)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月—1947年7月)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一)科研准备

(二)科研活动

(三)科研成果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  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  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  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