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蒜多糖的体外抗凝血作用和结构分析
【6h】

大蒜多糖的体外抗凝血作用和结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血液凝固及检测指标

1.1.1 血液凝固过程

1.1.2 抗凝检测指标与原理

1.2 抗凝血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2.1 动物中的抗凝血活性物质

1.2.2 植物和真菌中的抗凝血活性物质

1.3 大蒜多糖研究概述

1.3.1 大蒜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

1.3.2 大蒜多糖的结构研究概述

1.3.3 大蒜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大蒜粗多糖的提取方法

2.2.2 大蒜多糖的体外抗凝血活性检测

2.2.3 大蒜粗多糖的碱提法的单因素试验

2.2.4 大蒜粗多糖的碱提法的最佳工艺的确定

2.2.5 大蒜粗多糖的脱蛋白

2.2.6 大蒜多糖的DEAE-52纤维素柱层析

2.2.7 大蒜多糖组分的纯度鉴定

2.2.8 大蒜多糖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2.2.9 大蒜多糖组分的结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大蒜多糖的抗凝血活性比较

3.2 大蒜粗多糖碱法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3.2.1 浸提温度对碱提大蒜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2.2 料液比对碱提大蒜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2.3 浸提时间对碱提大蒜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2.4 NaOH浓度对碱提大蒜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2.5 大蒜粗多糖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的确定

3.3 大蒜多糖的抗凝血作用和分离、纯化

3.4 大蒜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5 大蒜多糖的结构分析

3.5.1 大蒜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5.2 GPⅠ的分子量、分子旋光半径、分散宽度指数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主要抗凝血药物肝素,有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出血症和高血钾症等副作用。开发对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的新型药物或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大蒜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佳品,富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大蒜多糖(garlic polyscch-rides,GP)是大蒜中的功能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等多种功效,且含量丰富,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目前关于大蒜多糖结构认识还很肤浅,且对其单糖组成和分子量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首先测定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大蒜粗多糖的体外抗凝血作用,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大蒜粗多糖碱提法的最佳工艺;对碱提法得到的大蒜多糖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三种多糖组分(GPⅠ、GPⅡ和GPⅢ);用SephadexG-100凝胶层析法和冻融分析法鉴定了GPⅠ、GPⅡ和GPⅢ的纯度;经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三种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和结构;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仪及示差检测器连用系统测定了GPⅠ的分子量、分子旋转半径、分布宽度指数和构象。研究结果表明:
   大蒜粗多糖能明显延长人体血浆APTT值,而对PT、TT值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其主要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而发挥抗凝血作用。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大蒜粗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存在差异,其中碱提法所得的大蒜粗多糖抗凝血活性最强。
   大蒜粗多糖碱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浸提温度为55℃、料液比为1:8、浸提时间为270 min,NaOH浓度为0.5 mol/L,在此条件下,大蒜粗多糖的提取率(大蒜粗多糖的质量/大蒜的质量)为15.6%。
   大蒜粗多糖经脱蛋白后抗凝血活性增强。在实验范围内,检测体系中大蒜多糖的浓度越高其抗凝血作用也越强。
   大蒜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出三种多糖组分(GPⅠ、GPⅡ和GPⅢ)分别为大蒜多糖总量75.2%、15.5%、9.3%三种多糖组分均具有抗凝血活性其活性的大小差异不显著。
   气相色谱检测出GPⅠ中含有鼠李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和一种未知组分,其组成比例为15.4%:6.9%:19.7%:5.9%:30.5%:21.6%;GPⅡ中含有鼠李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其组成比例为36.4%:11.9%:17.1%:9.6%:24.9%;GPⅢ中含有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一种未知组分,其组成比例为25.6%:22.5%:13.7%:15.1%:23.1%。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红外光谱显示,三种大蒜多糖组分均呈现典型的多糖特征。GPⅡ和GPⅢ分别在835 cm-1和831 cm-1处出现吸收峰,提示这两种多糖组分含有α-糖苷键。
   凝胶渗透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仪及折光检测器连用系统测得GPⅠ分子量为5.2×104.5.6×104 g/mol,分子旋光半径为31.5-32.9 nm,分散宽布指数为1.039-1.084,分子为球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