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棉秆培养料优化及金针菇品质与产量的研究
【6h】

棉秆培养料优化及金针菇品质与产量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试验采用棉秆为主要原料,探索棉秆栽培金针菇的关键技术指标,试验设计分不同碳氮比的培养料栽培会针菇对其生长发育及蛋白质营养的影响试验、棉秆培养料pH值的优化试验、棉秆培养料含水量的优化试验和棉秆栽培金针菇的优良菌株筛选试验四个部分,所得试验结果概括如下:
   1采用棉秆为主要原料,配成不同碳氮比的培养料栽培金针菇,研究不同碳氮比的培养料栽培金针菇对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蛋白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料25:1~60:1的碳氮比范围内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培养料的碳氮比成正比,但当碳氮比大于40:1时,随着培养料碳氮比的升高,金针菇产量降低、产投比下降。培养料的碳氮比以45:1时蛋白质营养价值综合评价最高,碳氮比为35:1时蛋白质营养价值次之。综合考虑培养料的碳氮比对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栽培金针菇的培养料的碳氮比以30:1~40:1较为适宜,这时金针菇的栽培周期较短、产量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都较高。
   2不同pH值的棉秆培养料对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培养料pH值的增加,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逐渐提高,但当灭菌前培养料的pH值大于8.4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又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在所有的处理中,处理E(灭菌前pH值8.4)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处理E和处理D(灭菌前pH值8.2)、处理F(灭菌前pH值8.5)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处理E的生长速度却是最慢的,这说明菌丝的生长速度的快慢不能反映产量的高低,它只能缩短金针菇的的生长周期。棉秆培养料的适宜灭菌前pH值在8.2~8.5之间、灭菌后pH值在8.0~8.2之间是合适的。
   3棉秆培养料含水量的优化试验表明,金针菇菌丝在含水量54%~66%的培养料中都能生长。但含水量在56%~64%的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其中处理E(62%)、处理F(64%)和处理H(66%)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综合考虑,处理E和处理F的含水量,即62%~64%较适合棉秆金针菇的生产。
   4通过分析六个菌株在棉秆培养料上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生长发育状况、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上的差异表明:金白8号白色菌株在棉秆培养料上菌丝长势好,菌丝浓密、粗壮、均匀、整齐、洁白,生长速度较快,催蕾期时间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而且菇型整齐一致,商品性较高。

著录项

  • 作者

    卢伟;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学科 蔬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陶鸿;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棉;
  • 关键词

    棉秆; 培养料; 金针菇; 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