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组工作介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6h】

小组工作介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1.2.1 自我管理

1.2.2 小组动力理论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第2章 现有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

2.1.1 关于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因素的研究

2.1.2关于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干预模式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

2.2.1 关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研究

2.2.2 关于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因素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W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薄弱

3.2.2 自我管理效果欠佳

3.2.3心理调适能力较低

3.3 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3.3.1糖尿病患者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3.3.2社会支持网络单薄

3.3.3 糖尿病患者治疗周期较长

第4章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小组介入计划

4.1小组动力理论下的小组工作模式

4.1.1小组动力理论与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4.1.2动力型小组工作模式

4.2 研究对象

4.2.1 样本的选择

4.2.2 抽样方法

4.3 干预目标

4.3.1 总目标

4.3.2 分目标

4.4 干预设计

4.4.1 实验组

4.4.2 对照组

4.5 总体活动方案设计

第5章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小组的实施过程

5.1 小组活动前组员的前期测量

5.2 小组萌芽阶段的动力形成

5.2.1 小组萌芽阶段的服务过程

5.2.2 萌芽阶段小组动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5.3 小组运作阶段的动力发展

5.3.1 小组运作阶段的服务过程

5.3.2 运作阶段小组动力发展的因素

5.4 小组结束阶段的动力状况

5.4.1 小组结束阶段的服务过程

5.4.2 结束阶段小组动力的作用

第6章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小组的评估

6.1效果评估

6.1.1 干预前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状况组间比较

6.1.2干预前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状况组内比较

6.2 过程评估

第7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7.1 动力型小组工作模式的有效性

7.1.1小组萌芽阶段:注重小组特性、规范与组员参与度

7.1.2小组运作阶段:发挥双重动力作用

7.1.3小组结束阶段:形成小组特色与文化

7.2 社会工作者开展动力型小组工作的反思

7.2.1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7.2.2针对需求与综合服务

7.2.3 做好资源链接者

第8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顾晓雪;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社会工作硕士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文祥;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49G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