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然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管子》研究
【6h】

自然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管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文献综述

1.对《管子》的文献学考察

2.《管子》的思想研究

3.对《管子》的学术史研究

二、可行性与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管子》天地宇宙视野下的自然生态理念

第一节 天地为自然生态之本理念的逻辑层次

一、天地宙合:自然生态的存在本体

二、天育阳地化生:自然生态的孕育母体

三、天地化故从新:自然生态的变化之源

第二节 以水土为中心自然生态理念的架构

一、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及其类别划分

二、自然生态构成因素之间的相生相克

第三节 自然生态构成的差异及观照视角

一、必然性:运动变化角度的审视

二、模糊性:生命一体化的把握

三、层次性:生存状态的对比

第二章 《管子》历法类文献的书写方式

第一节 五行说为基础的文章架构

一、《幼官》的不均等切分

二、《四时》的不均等切分

三、《五行》的均等切分

第二节 天象与时节的对应

一、与太阳相对应的时段

二、与月亮相对应的时段

三、与星辰相对应的时段

第三节 虫类与时节的对应

一、春季与鸟类相对应

二、夏季与兽类相对应

三、秋季与介虫相对应

四、冬季与鱼类相对应

五、五和时节与倮类相对应

第四节 五音与时节的对应

一、《管子·地员》篇五音之数的数理依托

二、《管子·地员》篇五音与时季对应呈现的数字模型

第三章 《管子》以水土论民性及相关文献对比

第一节 《水地》篇以水性论民性的客观依托及逻辑预设

一、《水地》篇对各地水性及相应水系自然生态的表述

二、水性与民性相贯通的思维机制及历史依托

三、以水性论民性的逻辑预设及因果关系的虚拟

第二节 《地员》篇以土性论民性的体系建构及书写特点

一、对五粟之土的记载

二、对五沃之土的叙述

三、对五位之土的书写

四、条目的体系构建、生存理念及书写特点

第三节 《吕氏春秋》《大戴礼记》《周礼》的以水土之性论民性

一、《吕氏春秋·尽数》以水性论人的形体样态

二、《大戴礼记·易本命》以土壤属性论人的形体样态

三、《周礼·大司徒》的以自然地理环境论述人的形体样态

第一节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理念及表述方式

第二节 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所作的调遣

一、以质论价的草木开发

二、环节周密的海盐买卖

三、国家垄断的矿产利用

四、科学合理的水利调配

第三节 以自然资源开发为筹码的政治博弈

一、共工氏水害与蚩尤造兵器

二、石碧谋、菁茅谋

三、柴谋、鹿谋、狐白谋

第四节 自然资源开发的负面生态效应

一、远古自然生态的破坏及评价

二、受经济杠杆驱动的自然资源开发及其负面生态效应

第五章 《管子》生态理念与措施的齐文化特征

第一节 自然生态保护理念生成的现实根据

一、建都立国的依托

二、国家财用的保障

三、行军作战的支柱

第二节 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及具体措施

一、自然生态保护理念

二、自然生态保护禁令的时节及所涉对象

三、自然生态管理的职官名称

第三节 齐地自然生态的特征及相关禁令、职官的针对性

一、《史记》《汉书》有关齐地自然生态的记载

二、《管子》对齐地自然生态的多维呈现

三、齐地自然生态保护措施独特性的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高旷;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侯文学;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绘画理论;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