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6h】

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出现的中英文缩写词

声明

文献综述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刺激造成的一种炎症性反应,可导致奶牛泌乳机能丧失,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中兽医辩证施治的理论和奶牛乳房炎的病理特征,结合现代注射剂制备工艺,研制并筛选出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纯中药制剂—中药复方灌注剂,其主要成分为瓜子金、甜地丁、半枝莲、紫花地丁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之功效。为了进一步明确其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分别对其药效和临床灌注用药安全性进行研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方剂,并应用于临床试验。
   药效学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观察中药复方灌注剂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热板法和乙酸刺激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观察中药复方灌注剂抗炎作用;采用家兔伤寒、副伤寒二联菌苗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采用小鼠连续灌胃对免疫器官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观察了其免疫增强作用。结果显示,中药复方灌注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显著提高痛阈百分率,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p<0.01);抑制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p<0.01或p<0.05),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致热家兔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1或p<0.05);对小鼠免疫器官增重明显,脾小体显著增多,且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性增强(p<0.01或p<0.05)。
   安全性试验:通过对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溶血与凝集试验、家兔肌肉注射刺激和羊的乳房灌注刺激试验、热原检查及健康豚鼠过敏性试验,观察中药复方灌注剂经乳房灌注用药的急性毒性、溶血性、刺激性和过敏性。结果显示,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小鼠无急性毒性,无溶血性和刺激性,对家兔和豚鼠无致敏作用,该中药复方灌注剂可供乳房灌注之用。
   临床试验:在抑菌、抗炎、解热止痛、免疫增强作用和安全性试验的基础上,筛选中药灌注剂复方二用于奶牛乳房炎临床防治效果的研究。
   选取患有乳房炎和健康的奶牛各 40 头进行临床防治及免疫试验,并对防治过程中体细胞数、乳清中的 SA和乳酶的含量及 SI和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中药复方灌注剂和青链霉素对奶牛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94.44%和 86.67%,有效率分别为 100%和 93.33%;对干奶期乳房炎的预防效果为88.89%。乳房炎奶牛治疗前体细胞数、SA、AST、ALT和LDH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 p<0.05);中药复方灌注剂治疗 57d后上述指标均降到正常水平,与健康组奶牛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抗生素治疗仅隐性乳房炎治疗组的LDH 降至正常水平;SI和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显著提高(p<0.01)。试验证实了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可靠,且能够降低体细胞数和SA 及乳酶的含量,提高治疗后奶牛的SI和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说明在修复炎症反应过程中受损乳腺上皮细胞的同时,奶牛机体免疫机能也得到改善,促进奶牛的康复。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灌注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炎、解热镇痛及免疫增强的作用,灌注用药比较安全,经临床治疗试验验证效果良好,能够修复受损乳腺上皮细胞,改善机体免疫机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