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研究——基于黄山市歙县的研究
【6h】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研究——基于黄山市歙县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不足

2 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2人际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3 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分析

3.1调查对象与方法

3.2数据分析与结果

3.3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4 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4.1家庭及其经济状况

4.2农村生活环境

4.3社会因素

4.4自身素质

5 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与内容

5.1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

5.2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内容

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高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能力途径

6.1尊重农村留守妇女的平等地位,提高社会关注度

6.2疏通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途径,拓宽交往范围

6.3优化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6.4完善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素质,提高交往能力

7 结语:从人际交往和谐的角度,探求农村留守妇女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问卷调查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留守妇女数量激增。农村留守妇女承担了原本应该由夫妻两人共同承担的责任,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心健康方面遭受着巨大的煎熬。农村留守妇女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农村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来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风貌,是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的一条新途径。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有助于规范和调适农村留守妇女的品德行为,有助于构建文明乡风、建设美好乡村。
  与非留守妇女相比,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着与人交谈缺乏主动性,自信心缺失,交际交友范围窄,极易感到负性情绪,富含待人接物的技巧,但运用能力差,缺乏正确的人际观,与异性交往困扰等人际交往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农村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素质四个方面的原因是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问题行为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从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的实践出发,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原因,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理论,确定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目的性、主体性、发展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尊重性原则,通过尊重农村留守妇女的平等地位,提高社会关注度;疏通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途径,拓宽交往范围;优化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完善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素质,提高交往能力等途径来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形成正确对待人际交往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