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核桃瘿蚊的分子鉴定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6h】

山核桃瘿蚊的分子鉴定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文献综述

1引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2.1山核桃瘿蚊的研究现状

1.2.2 mtDNA-COⅠ基因在昆虫分子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2材料与方法

2.1山核桃瘿蚊形态特征

2.1.1 虫源的采集

2.1.2制作玻片标本

2.1.3观察方法

2.2山核桃瘿蚊分子鉴定

2.2.1主要试验材料

2.2.2主要试验仪器

2.2.3试验方法

2.3山核桃瘿蚊生活史

2.3.1试验材料

2.3.2试验方法

2.4山核桃瘿蚊发生规律

2.4.1试验材料

2.4.2试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山核桃瘿蚊形态特征

3.2山核桃瘿蚊分子鉴定

3.2.1山核桃瘿蚊分子鉴定的结果

3.2.2山核桃瘿蚊分子鉴定的分析

3.2.3讨论

3.3山核桃瘿蚊生活史

3.4山核桃瘿蚊发生规律

3.4.1山核桃瘿蚊的羽化动态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3.4.2山核桃瘿蚊的林间发生规律

4总结

4.1讨论

4.2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山核桃瘿蚊(Contarinia sp.)是山核桃主要害虫之一,给林农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山核桃瘿蚊尚未定名;同时,因其虫体微小,在林间采集时易受损伤,造成虫体不完整,这都给其识别带来了难度。另外,对山核桃瘿蚊的生活史及发生规律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对于山核桃瘿蚊的识别是对其防治的先决条件,而明确其生活史与发生规律是对其防治的必要条件。
  为此,本文分别对山核桃瘿蚊的形态特征、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DNA-COI)基因的分子鉴定、山核桃瘿蚊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
  主要结果如下:
  (1)对山核桃瘿蚊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明确了其主要的识别特征。
  (2)对不同来源的山核桃瘿蚊成虫及幼虫的 mtDNA-COI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其该段序列完全一致,证实其为同一种山核桃瘿蚊;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测其可能为新种;同时,验证了mtDNA-COI基因在山核桃瘿蚊分子鉴定中的可行性。
  (3)采用室内筛土与林间黄板监测的方法,明确了山核桃瘿蚊生活史。结果显示,山核桃瘿蚊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出土、交配产卵;在4月上中旬至4月下旬卵孵化幼虫;4月下旬,幼虫老熟自行弹落或者随花序凋落入土;幼虫入土后,结土茧越夏、越冬。
  (4)采用林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核桃瘿蚊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山核桃瘿蚊在一天中15点以后活动旺盛,直至18点仍有少量山核桃瘿蚊活动;山核桃瘿蚊的羽化与土壤温湿度、日照和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温度17℃左右,湿度58%左右是其羽化的最适温湿度;在海拔低于400m的林地内,山核桃瘿蚊的发生情况与山体位置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