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协同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
【6h】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协同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

2.1.1 土地承载力的概念

2.1.2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概念

2.1.3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2.1.4 土地可持续理论

2.1.5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2.2 相关方法

2.2.1 层析分析法

2.2.2 遥感技术

2,2.3 熵权法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3.2 数据来源

4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熵权法

4.3.2 改进层次分析法

5 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计算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5.2 评价指标标准化值

5.3 指标权重的计算

5.3.1 改进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

5.3.2 熵权法权重的计算

5.3.3 综合权重

5.4 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5.4.1 土地综合承载指数的确定

5.4.2 对比分析

5.5 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

5.5.1 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描述

5.5.2 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状况

6 巢湖流域多重规划叠加的土地利用战略分析系统

6.1 需求概述

6.1.1 用户需求

6.1.2 地图模块功能需求

6.2 系统设计及实现

6.2.1 系统环境

6.2.2 系统框架

6.2.3 网站主界面及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界面

6.3 本章小节

7 总结及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其承载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频繁出现建设用地剧增、农用地骤减、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土地承载能力不断下降等现象。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因此,研究巢湖流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其承载状况,为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其意义深远。
  本文着眼于巢湖流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当前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其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所做工作如下:
  (1)构建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出发,结合巢湖流域的社会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围绕人口、经济、生态容量、社会建设四个维度构建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2)计算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承载指数。通过“5/5/1-9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距离函数法和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利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的指数加法模型分析巢湖流域2104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四个子系统的承载状况。
  (3)对比分析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四个子系统的承载状况。将单一的熵权法、“5/5/1-9标度”层次分析法、算术平均法以及综合法计算得到的承载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综合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更接近专家评审的结果。借助SPSS22.0软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巢湖流域2014年四个子系统的承载状况进行等级划分,将其分为三个等级,使用ArcGIS制图工具,绘制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四个子系统的空间等级分布图,并利用GIS的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性,明确其制约因素。
  (4)设计与开发“巢湖流域多重规划叠加的土地利用战略分析系统”。
  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当前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整体水平处于中低级,合肥市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高于流域内其他地区,庐江县与无为县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稍低。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承载指数值最高的是包河区,其值为0.5280,领先于流域内其他地区,承载指数值最低的为无为县,其值为0.3687;社会建设子系统对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度最大,紧接着依次是人口子系统、生态容量子系统,其中经济子系统的贡献度最低,该结果说明巢湖流域社会建设发展较快,但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