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句式角度分析等级含义
【6h】

从句式角度分析等级含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Generation of SIs

Chapter 3 SIs in Syntax Environment

Chapter 4 Scalar Implicatures in Downward Entailing Contexts

Chapter 5 Further Discussion on Scalar Implicatures

Chapter 6 Conclusion

Reference Cited

Publication

展开▼

摘要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最早是由格赖斯(Grice)1976年提出的。之后语言学界出现了很多对会话含义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利奇(Leech),盖茨达(Gazdar),阿特拉斯(Atlas),斯帕伯(Sperber),威尔逊(Wilson),荷恩(Horn)和列文森(Levinson)。在格赖斯合作原则四个准则,盖茨达对等级含义的大致阐述以及荷恩等级的基础之上,列文森(1983)提出了自己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与“古典格赖斯主义”相对应,列文森三原则后被称为“新格赖斯主义”。 与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所不同的是,列文森的会话含义三原则更倾向于对常规会话含义(conventionalimplicature)做出解释。列文森认为三原则中的数量原则是最重要的,谈得比较多。本论文所谈的等级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和列文森的等级数量含义是相同的。 国内对等级含义的研究大多围绕用等级数量原则来分析简单的日常对话等等。徐盛桓教授对等级含义研究得颇多。他主要针对等级数量含义的实施原则进行了更详细的补充,并对等级含义的推导原则所适用的环境进行了较为清楚的解释。然而,笔者认为徐教授的这些研究还是仅仅局限在用等级数量原则对一些简单句子的等级含义进行解释,而没有考虑等级含义与句式的关系,更没有涉及到对等级含义中的逻辑蕴含在现实语言应用中可接受性因素的考虑。 目前在国外对等级含义的研究中渐渐出现一些文章探讨儿童对等级含义的习得规律,也有少量的文章涉及到等级含义在不同句式中的表现,但并不系统。因此,本论文旨在从句式的角度来分析等级含义,并试图找出在含有一个以上等级项的复杂句中等级含义所适用的推导方法。 当推导含有不止一个等级项的复杂句中的等级含义时,如果我们依然沿用传统的等级数量含义的推导方法,就有可能推导出错误的等级含义或者漏掉其它的等级含义,造成所推导出的含义并不完整的现象。为此,在文中我们提出将句中的等级项看作是整个句子而不仅仅是一个词义项,然后再依照传统的等级数量原则就会推断出多个等级含义,最后将这些等级含义与句子真值一一对照即可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等级含义了。 文中涉及到的另外一个话题是等级含义在向下蕴含(downwardentailing)句中的表现。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向下蕴含句是不产生等级含义的。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文中对这种看法进行了阐述,指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向下蕴含句本身所表达的信息就已经是最强的了,所以如果依然依照等级数量原则说“言者选择了弱项是表达强项不成立”,这种说法就不再成立了,因为它只能表达更弱的信息。然而,笔者认为在向下蕴含句中,其实会产生其他的等级含义,但并不是通过常规的等级数量原则推导出来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对弱项的肯定也可以说是等级含义;另一方面,人们有时会把等级项看成是独立的而不是在逻辑上依次蕴含的。 最后文章还讨论到作为等级含义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逻辑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可接受性问题。提出有时逻辑上可接受的表达方式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能被充分接受。最好是在语言实际运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语言使用规则进行研究,而不仅仅依靠逻辑。 本论文的创新点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本文将等级含义与句式相联系,系统地讨论了等级含义在复杂句,向下蕴含句中的表现及推导规则。其次本文指出对等级含义进行单纯的逻辑推理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有时并不一定能被接受,因为人们通常会将在逻辑上有蕴含关系的等级项看作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希望我们从句式角度对等级含义的讨论能对等级含义的推导规则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