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兔胸椎5-8节段骨错筋伤对胃液及胃黏膜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家兔胸椎5-8节段骨错筋伤对胃液及胃黏膜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场所

1.1.3 饲养条件及饲料

1.1.4 主要实验器材

1.1.5 主要实验试剂药品及耗材名称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动物分组

1.2.2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1.3 家兔胸椎DR线观察

1.3.1 DR线观察时间和内容

1.3.2 造模成功的判定标准

1.3.3 DR线结果和分析

1.4 胃液的收集和提取

1.5 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及总酸排出量测定

1.6 胃黏膜组织的取材与处理

1.7 胃黏膜HE染色及光镜下的观察结果

1.7.1 HE染色步骤

1.7.2 HE染色结果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

3.1.1 病因病理

3.1.2 临床表觋

3.1.3 现代相关研究

3.2 中医学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

3.2.1 病因病机

3.2.2 症候表现

3.2.3 治疗概况

3.3 胸椎小关节紊乱与胃肠功能紊乱的关系

3.3.1 胸椎小关节的构成与毗邻神经

3.3.2 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病因病理

3.3.3 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胃肠功能的临床实践

3.4 家兔胸椎不同节段骨错筋伤对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

3.4.1 临床研究

3.4.2 实验研究

3.5 胸椎5-8节段骨错筋伤对胃液及胃黏膜组织的影响

3.5.1 家兔骨错筋伤模型的建立

3.5.2 家兔骨错筋伤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3.5.3 家兔骨错筋伤对胃黏膜组织的影响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自主神经对胃肠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家兔胸椎5-8节段骨错筋伤对胃液及胃黏膜组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脊柱骨错筋伤所致内脏疾病的病理机制,为脊背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内脏相关病症提供实验依据,以提高社会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方法:普通家兔1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n=6)、正常组B(n=6)和对照组C(n=6)。实验组在全麻下行切开人工错位内固定手术:切开并暴露需要的部位后,将备制的医用钢丝植入棘突间,利用钢丝的韧性和刚性,把钢丝固定在相应胸椎(5-8节段)棘突间及紧贴棘突侧面,从而造成胸椎错位。对照组只是切开相同部位的软组织,不造成胸椎的错位。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  实验期间观察记录家兔的一般情况。并于造模后第2、5周在全麻后拍摄胸椎正侧位X光片,以便于及时观察实验组兔子的钢丝位置是否良好,最重要的是胸椎生理曲度、棘突间的距离等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错位要求。最后在第10周麻醉再次拍X片后,禁食但不禁水24小时,然后二次麻醉。无菌下剖腹,找到胃的幽门,结扎2小时后取胃液,测定胃液量及胃液的游离酸度、总酸度;然后取胃不同部位的粘膜组织,进行切片观察。通过组织学方法评定胃黏膜的病理改变。  结果:1.实验组的钢丝位置较良好,正位片可见相应胸椎的棘突偏离正中线,脊柱胸椎有侧弯变形;胸椎生理曲度较正常组变直,椎体前后缘连线可见成角;对照组正侧位片未见胸椎生理曲度异常,棘突无偏移,椎间关节无错位表现。提示造模成功,可以进行后续的实验。  2.实验组胃液分泌量增多,胃液总量和胃液总酸度、游离酸度呈正相关,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的胃黏膜切片,发现实验组胃黏膜中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局灶区域淋巴滤泡形成;正常组散在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充血等变化。镜下计数炎细胞,实验组和其余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用手术切开植入钢丝的方法,能造成胸椎5-8节段错位;能对胃脏的自主神经造成压迫或刺激,进而导致神经-内分泌这条路径的紊乱,出现胃液分泌增多,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升高;失代偿后造成胃黏膜组织局部的慢性炎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