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兔胸椎不同节段骨错缝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胃电活动、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6h】

家兔胸椎不同节段骨错缝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胃电活动、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设备

1.1.3 实验条件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1.2.2 造模方法

1.3 造模成功的判定标准

1.4 家兔胸椎骨错筋伤模型及实验前后胃电活动、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的观察及分析

1.4.1 胸椎DR线观察

1.4.2 实验前后不同骨错缝类型的家免X线分析

1.4.3 体表胃电活动的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1.4.4 家兔血清的标本采集、生长抑素和胃泌素含量检测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实验前后家免X线对比

2.2.实验前后各组家免胃电图变化

2.3 各组实验前后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变化

3 讨论

3.1 家兔胸椎不同节段骨错筋伤模型的建立

3.2 家兔胸椎不同节段胸椎骨错筋伤对胃电活动的影响

3.3 家兔胸椎不同节段胸椎骨错筋伤对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晌

3.4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3.5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6 脊源性胃肠疾病的病因

3.7 胸椎解剖研究

3.8 自主神经系统相关性

3.9 脊源性胃肠疾病

3.10 胸椎错位与胃电活动、生长抑素、胃泌素的相关性

3.11 结语

3.12 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建立家兔胸椎骨错缝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对胃电活动、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通过本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深入探讨脊柱损伤引起脊柱相关疾病的作用机理。为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打开一个突破口。为临床手法治疗胸椎骨错缝、侧弯引起的胃痛、胃功能紊乱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家兔耳缘静脉麻醉后按术中要求,定点切开背部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切开皮下筋膜,从棘突两侧紧贴棘突行骨膜下剥离,分别剥离两侧椎旁肌,暴露后关节突。分别切断T5~8节段和T9~12节段棘上及棘间韧带,使各椎体在推动棘突时能够发生轻度的移位,形成椎间关节错位。用自制的胸椎骨错缝固定器械分别做成T5-8组、T9-12组,及假手术对照组,共3组。结果:通过术后各组动物胸椎X线观察分析:旋转式错位,骨错缝固定器械固定良好,无脱落或松动;多个胸椎棘突偏离正中线,椎间关节呈旋转式错位;胸椎可见不同程度的侧弯侧摆,呈“C”或“S”型侧弯变形。倾仰式错位,骨错缝固定器械固定良好,无脱落或松动;多个胸椎棘突间隙宽窄不一,椎间关节呈倾位或仰位式错位;胸椎生理曲度较对照组变直,椎体前后缘连线可见不同程度中断和/或成角。假手术对照,正侧位片见胸椎生理曲度正常,棘突无偏移,椎间关节无错位表现。造模成功后采用体表胃电仪检测实验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及采用酶免法检测实验前后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经过X及相关检测,旋转式错位的错位固定器械固定良好,无脱落或松动,多个胸椎棘突偏离正中线,椎间关节呈旋转式错位;胸椎可见不同程度的侧弯侧摆,呈“C”或“S”型侧弯变形;倾仰式错位的错位固定器械固定良好,无脱落或松动;多个胸椎棘突间隙宽窄不一,椎间关节呈倾位或仰位式错位;胸椎生理曲度较对照组变直,椎体前后缘连线可见不同程度中断和/或成角;假手术对照的正侧位片见胸椎生理曲度正常,棘突无偏移,椎间关节无错位表现;造模成功。   实验前A、B、C三组的胃电活动、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和血清生长抑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C组的胃电活动、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和血清生长抑素含量在实验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胃电活动、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和血清生长抑素含量在实验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的胃电活动、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和血清生长抑素含量在实验前后自身比较有差异(P<0.05),表明胸5-8节段的骨错缝较胸9-12节段的骨错缝对家兔的胃电活动、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和血清生长抑素含量影响更大;实验后A组与B组的胃电活动、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均有降低和血清生长抑素含量均有增高,其中以A组更为明显(P<0.01)。   结论:手术切开人工家兔胸椎骨错缝内固定的方法,可用于胸椎骨错缝动物模型的建立。自制的胸椎骨错缝固定器械制造的改良型家兔胸椎骨错缝动物模型,符合胸椎骨错缝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T5-T8组家兔胸椎骨错缝模型的胃电频率、幅值降低明显,胃泌素明显降低,生长抑素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表明T5-T8节段骨错缝对家兔胃电活动、胃泌素、生长抑素影响更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