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灸与壮医药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整理研究
【6h】

针灸与壮医药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整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古代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1 病名沿革

1.1 春秋战国时期

1.2 晋隋唐时期

1.3 宋金元时期

1.4 明清时期

2 病因病机

2.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

2.2 晋隋唐时期

2.3 宋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3 针灸疗法

3.1 单纯针刺

3.2 火针疗法

3.3 刺血疗法

第二部分 当代针灸与壮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1 针灸疗法

1.1 针刺治疗

1.2 针刺结合刺血疗法

1.3 火针治疗

2 壮医药特色疗法

2.1 壮医药线点灸

2.2 刺血疗法结合药线点灸

2.3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2.4 壮医针挑疗法

3 讨论

第三部分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1 纳入标准

1.1 研究设计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干预措施

1.4 疗效判断标准

1.5 结局指标

2 排除标准

3 检索范围

4 评价方法

4.1 资料提取

4.2 质量评价

5 统计分析方法

5.1 异质性检验

5.2 合并统计量

5.3 森林图

5.4 漏斗图

5.5 敏感性分析

6 结果

6.1 检索及筛选结果

6.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的汇总

6.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6.4 统计分析结果

第四部分 壮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1 纳入标准

1.1 研究类型

1.2 干预措施

2 排除标准

3 检索策略

4 评价方法

4.1 资料提取

4.2 质量评价

5 统计分析方法

6 结果

6.1 检索及筛选结果

6.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汇总

6.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6.4 统计分析结果

7 结论

第五部分 讨论与总结

1 中医对痛风关节炎的认识

2 针灸治疗组的分析研究

2.1 刺络放血

2.2 针刺、电针疗法

2.3 针灸疗法穴位的选择

2.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3 壮医药治疗组的分析研究

3.1 莲花针拔罐逐瘀法

3.2 壮医药线点灸

3.3 壮医针挑疗法

3.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 对针灸治疗组和壮医药治疗组的统计结果的评价

5 针灸与壮医药在治疗疾病上的共通性

6 本次研究对医疗实践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在于总结古代及现代文献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以及针灸与壮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现代文献中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进行分析,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进行分析,为制定针灸与壮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采取人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及网络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查询相关文献。主要利用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典》软件系统(第五版)作为古代文献检索源。进行总结分析历朝历代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5)、中国知网(CNKI,1979-2015)、重庆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5)和万方医药数字化期刊(WF,1998-2015)作为循证医学所需的当代文献检索源,选取针灸与壮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总结二者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结果:我国传统医学对痛风关节炎一病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自《内经》提纲挈领地提出风寒湿三气杂合而成痹;仲景于《金匮要略》中将此病细化成历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之中总结地认为此病的病因病机为饮食起居不节,内伤脏腑,而外邪侵袭而发为本病;朱丹溪于《丹溪心法》与《格致余论》提出痰瘀致病之概念,并首次将“痛风”作为病名进行分析本病;明清诸多医家对上述诸论多有发挥,总结出了诸多方药及针刺疗法。  经过Meta分析,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所纳入的9文献进行计算,提示经过治疗后的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率是对比组的1.12倍,治疗组的治愈率是对比组的2.24倍。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壮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而所纳入的5篇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经过干预后的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是对比组的1.12倍,治疗组的治愈率是对比组的1.30倍。  结论: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多样的治疗方法,针灸和壮医药的疗法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相对于口服西药有一定的优势,不良反应也少,值得临床之上大量地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