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存活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6h】

存活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实验步骤流程图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临床资料记录表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

综述u3000存活素和皮肤疾病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瘢痕疙瘩(keloid)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为特征的真皮纤维化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硬的、形状不规则的、增厚的、肥大的、纤维性的、粉红色或红色的赘生物。损害常超出原发损害范围,曾蟹足样向外伸展,覆盖其上的表皮因受压而光滑、发亮、变薄。瘢痕疙瘩在有色人种中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在10-50岁之间,以10-30岁为最多,男女发病率相当,好发于胸骨前、肩胛三角肌区、上下肢、耳垂,而眼睑、前额、掌跖部和外生殖器少见。瘢痕疙瘩可继发于损伤于外伤、手术后,也可以无明显的诱因。患者可有局部瘙痒、疼痛、感觉过敏等不适,虽然患者症状通常不严重,但该病对患者美观以及心理上的影响不容忽视。瘢痕疙瘩治疗是一个难题,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能很好的控制复发率。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研究发现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凋亡异常,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降低,推测成纤维细胞自身凋亡降低是瘢痕疙瘩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另外有研究发现瘢痕疙瘩中毛细血管增多,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而凋亡不足,造成大多数血管闭塞或者半闭塞,局部缺氧,从而促进了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存活素(surviv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内蛋白,属于抗细胞凋亡蛋白家族,它有调控细胞凋亡及控制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既往研究发现存活素在人体各种肿瘤内表达,而在正常人体组织内无表达。通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存活素是否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及血管内皮细胞内表达少有报道。存活素是否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病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存活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内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存活素在瘢痕疙瘩不同临床分级和未治疗组及复发组患者中的表达,旨在揭示存活素在瘢痕疙瘩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探索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以及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研究目的: 了解存活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探讨存活素在瘢痕疙瘩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瘢痕疙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材料与方法: 收集25例瘢痕疙瘩患者皮损作为病例组,15例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组。每例瘢痕疙瘩皮损均有常规病理切片确诊。本课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存活素在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情况,以及存活素在瘢痕疙瘩不同临床分级、未治疗组与复发组之间表达的差异。所得数据用SAS8.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没有统计学差异。25例瘢痕疙瘩共20例存活素阳性表达,阳性率80.0﹪,正常对照组15例均表达阴性,在统计学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在20例表达阳性的瘢痕疙瘩组织中,存活素主要在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表达。瘢痕疙瘩不同的临床分级之间存活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复发组表达阳性率高于未治疗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存活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 2.存活素主要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表达,它可能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以及促进血管的增生来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病。 3.瘢痕疙瘩病情轻重、治疗与否、病程均与存活素的表达强度无关。 4.针对存活素的治疗有助于治疗和预防瘢痕疙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