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调节微管组装的机理研究
【6h】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调节微管组装的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第1章 引 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第3章 结 果

第4章 讨 论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c-Abl是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v-abl原癌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同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广泛表达。C-Abl蛋白具有丰富的结构域,其中SH3结构域能特异地识别富含脯氨酸残基的蛋白区域,SH2结构域能特异地识别可被磷酸化的酪氨酸序列。通过NLS和NES结构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穿梭,使之定位于不同的亚细胞结构。绝大多数胞质c-Abl通过其C端与G/F-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连,从而调节F-肌动蛋白依赖的细胞骨架的变化。C-Abl在正常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黏附迁移和细胞凋亡调控,并在氧化应激和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管是一种细胞骨架结构,主要由微管蛋白α/β二聚体组成,具有支持细胞结构、固定细胞器位置的作用,并参与构成纤毛与鞭毛、神经细胞轴突,另外还是中心体和纺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纺锤体在有丝分裂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有丝分裂期牵引染色体的移动并介导姐妹染色体的分离,在有丝分裂末期引导收缩环的形成从而促进胞质分裂。
   PLK1和FOXM1是两个与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它们都呈现细胞周期依赖性表达。FOXM1是一类DNA结合区具有翼状螺旋结构的转录因子,属FOX蛋白家族,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特异性基因的调节,促进细胞增殖,它的表达和活性受许多增殖信号和抗增殖信号的调节。PLK1属于Polo样激酶家族,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增殖、肿瘤发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它们都参与中心体和纺锤体的形成。FOXM1是PLK1激酶的底物,FOXM1也可以调节PLK1的表达,二者通过相互作用调节一系列细胞周期蛋白和因子,共同影响细胞周期。
   本研究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证实,c-Abl可以与PLK1相互作用,并磷酸化PLK1,因此PLK1是c-Abl激酶的底物。还通过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c-Abl对PLK1的磷酸化都是随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还通过荧光定量PCR和报告基因检测技术证实c-Abl可以促进FOXM1的转录;通过脉冲追踪实验证实c-Abl可以抑制FOXM1的降解;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证明c-Abl可提高FOXM1的蛋白水平,且这种作用依赖于c-Abl的激酶活性。因此c-Abl激酶通过与其底物PLK1相互作用并调节其磷酸化而间接影响了FOXM1的表达和蛋白稳定性。
   本研究中分离了聚合和溶解状态的微管蛋白,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了它们的蛋白水平,发现c-Abl敲低后溶解状态的微管所占比例升高,而聚合状态所占微管的比例下降;又通过非变性PAGE胶分离了生理状态的微管,发现c-Abl敲低后微管的聚合程度明显下降,这说明c-Abl能够抑制微管的解聚。还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发现c-Abl敲低后细胞的微管结构变得模糊和弥散,说明c-Abl缺陷影响了微管的组装。另外我们还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比较了c-Abl敲低细胞中微管蛋白的水平,发现与野生型细胞相比,c-Abl敲低后微管蛋白的量明显下降,这说明c-Abl可抑制微管蛋白的降解。
   C-Abl对微管聚合和组装的影响势必影响纺锤体的组装。我们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有丝分裂期纺锤体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Abl敲低后纺锤体的组装出现缺陷。还发现非分裂期的c-Abl敲低细胞系中有许多多核细胞出现,这说明c-Abl缺陷影响了胞质分裂的正常进行。
   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c-Abl底物PLK1,并初步证实c-Abl通过与PLK1相互作用和对PLK1进行磷酸化,进而通过多个途径对细胞周期进行调节。C-Abl通过调节转录因子FOXM1的表达和活性,从而调节G2/M期特异性基因的转录;通过调节与纺锤体组装有关的PLK1底物对有丝分裂期进行调控;通过调节与胞质分裂有关的PLK1底物对胞质分裂进行调控。鉴于微管组装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深入认识Abl家族酪氨酸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