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们”与“他们”:中美艾滋病报道中的身份建构——以《南方周末》与《纽约时报》为例
【6h】

“我们”与“他们”:中美艾滋病报道中的身份建构——以《南方周末》与《纽约时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第一章中美艾滋病报道中的媒介景观

第二章从“污名化”的“他们”到“他们”与“我们”的共存:《南方周末》艾滋病报道中的身份建构

第三章从“他们”到“我们”:美国视域下艾滋病感染者的身份建构

第四章中美艾滋病报道中的路径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种未知的病毒开始侵袭人们,既弄不清病因,又难以治愈,一时间人们惊慌四起。这种令人恐慌的疾病,后来在医学上被定义为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在人类历史发展史上,每一时代只要有人得了疾病,他就注定不仅要遭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背负着更多的道德上的非议和谴责。AIDS的出现更加剧了这样的状况。
   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便以其强大的力量侵袭整个世界,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它对人类的威胁也是有增无减。公众听艾滋,谈艾滋,闻艾滋色变,到现在仍有许多人对待艾滋病存在着恐惧的心理。
   29年来这种疾病所带来的负面象征意义也远远超过了一种疾病的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一系列对艾滋病的问题中,媒体究竟呈现了怎样的艾滋病图景?主流媒体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又建构了什么样的形象?29年来这种建构又有怎样的变化?这些是本文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南方周末》和《纽约时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1981年—2009年间的中美主流媒体的艾滋病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来探析媒体是如何呈现和建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形象,以此来考察,对于我们社会中的这个边缘群体,中美主流媒体是将“他们”当作“我们”中的一部分,还是把“他们”排斥在“我们”这个群体之外?从而透视出媒体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形象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和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在艾滋病议题的报道上,中美主流媒体都通过强大的话语力量建构了艾滋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20多年来,艾滋病报道的每一次转变都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变化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媒体的艾滋病报道呈现了一个相同的艾滋病图景:即从“污名化”到“走出媒体的污名”。
   通过对《南方周末》艾滋病报道的分析,笔者发现,《南方周末》25年来艾滋病报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早期媒体报道的失语到“他者”的建构,如今《南方周末》在艾滋病议题报道上已经站在了“健康传播”的高度来关注艾滋病感染者/患者。但是深层次的道德色彩仍然不时的出现,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建构,“他者”的强化不是直接可见了,但是却真实存在着。《纽约时报》29年来的艾滋病报道也呈现了变化的趋势,早期媒体报道主要是国内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给他们贴上了“同性恋人群”的标签,此后这种标签转移到了国外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身上,建构了“受难者”形象的建构。如今《纽约时报》在报道范围和报道题材的拓展改变了艾滋病患者的“他者”的建构,除了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之外,还通过对各种关爱艾滋病民间团体的关注,把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心声,以及公众对他们的关爱支持传播出去。论文的最后,笔者试图在比较中美两国艾滋病感染者形象不同的国家制度和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分析中美主流媒体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形象建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