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牛乳铁蛋白多肽及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
【6h】

牛乳铁蛋白多肽及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前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缩略词表

展开▼

摘要

目的:获得正常LfcinBDNA序列,依据相关的文献报道,寻找合适的突变位点,并将天然型(LfcinB)与突变(mLfcinB)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初步测定天然型肽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LfcinB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方法:根据Genebank中登录的LfcinBDNA序列及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设计LfcinBDNA序列。依据相关的文献报道,寻找合适的突变位点,将LfcinBDNA序列中第4位精氨酸密码子CGT、第10位甲硫氨酸密码子ATG均突变为色氨酸密码子TGG。将天然型与突变体分别与克隆载体pUC-18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蓝白筛选,挑取阳性菌落,抽提重组质粒鉴定后测序。测序正确后将阳性重组质粒和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经EcoRI和SalI双酶切,16℃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挑取菌落,抽提重组质粒鉴定并测序。将鉴定为阳性的菌落用IPTG37℃诱导表达2~5小时,全菌体蛋白SDS-PAGE电泳观察表达结果。将表达的含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BL21经超声波破碎细菌,SDS-PAGE电泳观察得到的融合蛋白是否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凝血酶切割融合蛋白,Glutathione-Sephara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最后用抑菌圈实验初步鉴定天然肽的抗菌活性。 结果:1.化学合成的LfcinBDNA片段与克隆载体PUC-18连接并测序,结果表明与预先设计的LfcinBDNA序列一致。 2.依据LfcinB结构及相关文献资料设计突变位点,克隆后测序结果表明LfcinBDNA序列中第4位精氨酸密码子CGT、第10位甲硫氨酸密码子ATG均突变为色氨酸密码子TGG,达到预期突变结果。 3.LfcinB基因及mLfcinB分别与与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抽提重组质粒鉴定,测序结果表明LfcinB基因及mLfcinB基因与融合表达载体连接方向正确,可以进行诱导表达。 4.经IPTG诱导表达2~5小时后,SDS-PAGE电泳结果可见29KD的融合蛋白条带。表达的融合蛋白经超声波破碎细菌,上清和沉淀经SDS-PAGE电泳,表明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包涵体的溶解、变性和复性、纯化,得到可溶形式的融合蛋白。 5.用凝血酶对融合蛋白切割分离GST-LfcinB蛋白、GST-mLcinB纯化后对LfcinB蛋白的抗菌活性用抑菌圈实验鉴定,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38的抗菌作用。 结论:成功构建了LfcinB成熟肽及突变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成功,经纯化后,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LfcinB多肽。为下一步突变蛋白抗菌活性的定量测定及与LfcinB蛋白抗菌活性的比较、真核表达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