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新的中英文源流东南亚研究及其比较(1800-1965)
【6h】

马新的中英文源流东南亚研究及其比较(1800-1965)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拟突破或创新的主要领域

四、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课题的界定

六、术语的定义

第一章西方东南亚学研究溯源

第一节地理大发现以前西方对东南亚的认识

第二节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方对东南亚的研究

一、观察者的游历文字

二、殖民者的文字记录

三、西方汉学传统中有关东南亚的研究

四、专业学术人员和研究机构的出现

小结

第二章西方观察家主导时期—全盘和广泛了解时期(1800-1877)

第一节马新观察家和游历文字概述

第二节报章杂志和期刊的出版

第三节百科全书式的书写

第四节殖民档案的建立

第五节伦敦布道会的印刷和出版事业

小结

第三章殖民地学术行政人员主导时期(1878-1941)(上)——语言和文学研究

第一节英殖民学术行政人员概述

第二节马来语言研究

第三节马来文学研究:巫文古籍的重光和整理研究

小结

第四章殖民地学术行政人员主导时期(1878-1941)(中)——马来亚史研究

第一节马来亚通史研究

第二节州别史研究

第三节政治社会史研究

第四节文化习俗研究

第五节华人史研究

第六节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小结

第五章殖民地学术行政人员主导时期(1878-1941)(下)——地理学、博物学以及殖民者的文字记录

第一节地理学和博物学

第二节档案文件

第三节殖民者文字

一、回忆录或传记

二、文学创作

三、讲演

小结

第六章专业学术人员领导时期(1946-1965)——史学研究迈向专业和本土化

第一节专业研究人员和期刊的出现

第二节马来亚大学历史系的成立

第三节欧洲和亚洲中心论的争论

第四节选题和取角的转变

第五节学术行政人员继续发挥他们的功能

小结

第七章马新南洋研究的渊源、范畴及其意义和定位

第一节中国载籍中的东南亚史料述略

第二节马新南洋研究和中国的学术渊源

第三节马新南洋研究释义、范畴及其意义和定位

小结

第八章马新南洋研究滥觞期述略(1930-1941)

第一节1930年以前南洋研究鸟瞰

第二节南洋研究意识的形成和动机所在

第三节1930年至战前马新南洋研究的概况

一、参与报人与学人

二、学术活动

小结

第九章马新南洋研究的开创期(1942-1965)与高峰期(1956-1969)述略

第一节战时的南洋研究(1942-1945)

第二节南洋研究的开创期(1946-1955)

一、南洋学会、南洋书局和期刊杂志的出版

二、专著的出版

第三节南洋研究的高峰期(1956-1969)

一、南洋大学历史系的设立

二、期刊杂志的蓬勃出版

小结

第十章战后南洋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南洋研究的本土化和专业化

一、南洋研究的本土化

二、史学研究朝专业化迈进

第二节史话式书写

第三节南洋研究的式微,华人研究取而代之

小结

第十一章马新地区中英文源流东南亚研究的比较

第一节学人出身背景的比较

第二节学人研究动机的比较

第三节学人研究内容的比较

第四节学人研究方法的比较

第五节中英源流学人的贡献和互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马来亚自古成为东西交通孔道,东西文化荟萃,留下了不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教的遗迹,这其中不乏文字记录。这些文字语种纷呈,有葡文、荷文、英文、中文和巫文等,不一而足;其内容也五花八门,有档案记录、个人观感和游历文字、传教文字、报章杂志、学术研究著述等是;撰述的作者也极为庞杂,有传教士、殖民官员、旅行探险家、作家、文教人员、学术人员等等。这些由身份各异的作者以不同语文所撰述成的著述,无疑成为构筑马新学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1965年以前英文和中文源流在马新之学术发展脉络、概况、演变和发展进行整理爬梳,理清两者的流变,并进行比较研究,以见其异同和交汇之所在。在英文源流方面本文将之分成三期,第一期是观察家主导时期,从1800年开始至1876年止,此时期只是初步认识和观察的开始,主要以个人观感和记录为主,或者是一种提供英人在进行殖民统治或商贸之需的了解。第二期是殖民学术行政人员主导时期,从1877年开始至1941年,这些殖民官员因为职务上的需要以及个人兴趣,利用他们政务繁忙以外的时间进行研究,并组织学会共同砥砺,提供发表平台。从第一期的记录书写开始进入研究的领域。第三期是专业学术研究人员为主的时期,从1946年开始迄1960年代,研究的话语权开始从殖民官员过渡至学院派的学术人员,更为重要的是开始自觉地摆脱殖民者的论述,追求本土化。中文源流方面同样也分成三期,第一期是滥觞期,开始于1930年代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一批南来的学者和报人透过报章开始积极推动南洋研究,是华文源流学术研究的起点。之后经历了一段三年八个月的日据时期,学术研究基本停滞。第二期是开创期,从1945年至1955年止,南来学人延续第一期的努力,并逐渐凝聚一股南洋研究的队伍,形成风气。第三期是高峰期,开始于1956年,至1969年止,由于南洋大学历史系的成立,南洋研究由民间自发的研究进入学院,成为专业的学术研究,同时也透过大学培育研究专员。这三个时期的研究传统统称为“南洋研究”的学术传统。 以上两个看似没有太多交汇,异质性要大于同质性的学术源流,其实也有不少少相似的地方。两者的学人背景和研究动机皆经历由业余书写走向学术研究、从外来人员到本土人员、从工具理性到学术理性的转换过程,两者皆不约而同以马来亚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上则英文源流最早是从语言入手,中文则以传统文献考据为主,战后中文源流学者接受西方学科训练后,在方法上两者也渐合流;两者可谓皆建构了各自的学术研究传统。两者最大的歧异反映在研究内容,中文源流侧重华侨华人研究和古史地考据,英文源流侧重马来研究。中文源流透过译作、征引和参考和英文学界有所互动交流,反之英文源流向中文学界取经则属罕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