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徐浩峰武侠小说改编电影研究
【6h】

徐浩峰武侠小说改编电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2 徐浩峰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互补模式

2.1 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的改编状况

2.2 徐浩峰其人其事

2.3 导演“徐浩峰”与作家“徐皓峰”

3 徐浩峰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相通性与差异性

3.1 徐浩峰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相通性

3.1.1 一脉相承的稳健风格

3.1.2 象征写意的人物塑造

3.2 徐浩峰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差异性

3.2.1 人物身份的转换

3.2.2 女性形象的重塑

3.2.3 叙事方式的改变

4 独树一帜的徐氏“硬派武侠”美学

4.1 武侠世界的真实呈现

4.1.1 从虚拟江湖到现实武行

4.1.2 从超级英雄到平凡个人

4.2“武舞”动作奇观的消解

4.2.1 回归本源的暴力手段

4.2.2 实用武技的理性美感

5 徐浩峰武侠小说改编电影中的文化底蕴

5.1 宗教意象的另类阐释

5.1.1 以武载道

5.1.2 红尘求佛

5.2 中国古典的意境之妙

5.2.1 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5.2.2 以无胜有的留白想象

6 徐浩峰武侠小说改编电影所面临的传承危机

6.1 开宗立派的现实困境

6.2 文化土壤的大量流失

7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徐浩峰的文学创作

B 改编自徐浩峰武侠小说的电影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电影界,被称为“硬派武侠接脉之人”的徐浩峰所创作的武侠作品都获得了极大关注。徐浩峰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电影在创作上既延续了经典武侠作品的民族化特征,又突破了传统武侠作品过于模板化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框架,现已成为中国武侠市场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  徐浩峰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武学底蕴,其“编导一体”的创作模式更是让他在把自己的武侠小说改编为电影时,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住原著精髓,又能将小说的文学性延伸进电影里,增加电影的人文意蕴和哲理深度。对徐浩峰武侠小说改编电影进行研究,不仅能从新的学术角度来解读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探讨在把武侠小说改编成武侠电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今后的小说创作和电影改编。  为此,本论文将以徐浩峰所创作的武侠小说及根据其改编的武侠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解读。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之间的关联性,梳理与徐浩峰武侠小说改编电影相关的文献资料,阐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从 5 个方面来展开论述:首先,简述徐浩峰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情况,了解徐浩峰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电影互补模式的由来;其次,以徐浩峰的武侠小说和作者本人亲自执导的改编电影《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徐浩峰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相通性与差异性,并以此来探究徐氏“硬派武侠美学”的特色;最后,深入挖掘徐浩峰武侠小说改编电影中的文化底蕴和分析武侠传承的断代危机。  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分析徐浩峰目前创作中的不足之处,探讨其未来转型的可能性。

著录项

  • 作者

    魏梦雪;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戏剧与影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罗显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武侠电影,武侠小说,电影改编,徐浩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