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信任受损机理及其修复研究——基于多起群体性事件的扎根分析
【6h】

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信任受损机理及其修复研究——基于多起群体性事件的扎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框架

2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政府信任的文献综述

2.1.2 信任修复的文献综述

2.1.3 研究现状述评

2.2.1 政府信任的内涵

2.2.2 政府信任修复的内涵

3 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

3.1.2 选择扎根理论的原因

3.1.3 扎根理论的操作流程

3.2.1 样本选择

3.2.2 数据采集

3.3 编码与模型建构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政府信任受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公众诉求”

4.1.2“诉求表达”

4.1.3“诉求回应”

4.1.4“转型社会特征”

4.2 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信任受损的机理探析

4.2.1 信任受损动因:耦合因素诱发多元、多重的利益诉求

4.2.2 信任受损路径:公众在诉求表达途径上的博弈与依赖

4.2.3 信任受损关键节点:涉事方、政府与第三方的回应惯性与策略选择

4.2.4 信任受损实质:政府在能力、善意与正直评价维度上的缺失与衰减

4.2.5 信任受损外部条件:特定个人因素、社会背景与僵化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5 修复策略与结论

5.1 政府信任修复的政策建议

5.1.1 拓宽民意诉求渠道

5.1.2 增强政府的回应能力

5.1.3 采取分类回应的处置策略

5.2 修复策略的有效性检验

5.3.1 研究结论

5.3.2 创新之处

5.4.1 研究不足之处

5.4.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政府信任是社会信任体系的核心,也是政府获得政权合法性和提高政治效能的关键因素。但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和政治组织都面临着一个信任度不断恶化的境况,因而政府信任及其修复成为研究热点。现有修复策略研究多是基于归因理论,对不同策略下的修复效果使用情景模拟法来进行实证检验。其缺点在于只能停留在信任修复的沟通层面,容易造成政府信任修复的失效。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政府信任受损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共提炼出 114 多个初始概念,并形成了公众诉求、理性表达、非理性表达、涉事方回应、第三方响应和转型社会特征 6 个主范畴和17个副范畴。进而获得四个核心范畴,分别是公众诉求、诉求表达、诉求回应和转型社会特征,达到理论饱和后构建理论模型,提出公众诉求与诉求回应是影响政府信任的核心。据此提出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增强政府回应能力、采用分类回应的处置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