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说明

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4.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5.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特征与隐性失血

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的危害

3.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

4. 总结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综述: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由于老年患者骨密度丢失等原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常见,手术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隐性失血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多、术后恢复变慢,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可以为临床医师防治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提供参考。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做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中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和临床特征差异,同时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59.21%vs.63.46%,P=0.628);年龄有统计学差异(73.26±5.38 vs.52.48±4.71,P=0.000);不稳定型骨折无统计学差异(39.44% vs.38.60%, P=0.923);骨折部位无统计学意义(P=0.212);BMI无统计学意义(25.37±2.18 vs.25.22±1.98 kg/m2,P=0.695)。骨折至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3.12±0.87 vs.3.29±0.92 d,P=0.294);高血压病无统计学意义(15.38% vs.22.00%);糖尿病无统计学意义(8.97% vs.10.00%,P=0.846);高脂血症无统计学意义(20.51% vs.24.00%,P=0.641);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73.48±28.92 vs.81.38±24.77 ml,P=0144);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63.58±9.38 vs.63.38±10.62 min,P=0.221);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67.57±12.82 vs.68.47±11.84 ml,P=0.619);隐性失血量有统计学意义(492.58±198.48 vs.409.28±174.39 ml,P=0.017);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20.47±3.38 vs.19.75±3.92 d,P=0.27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有统计学意义(12.38±2.59 vs.9.94±2.92 h,P=0.000);C反应蛋白有统计学意义(23.58±12.58 vs.18.58±9.91 mg/L,P=0.019);白细胞无统计学差异(11.48±3.20 vs.12.09±3.0910^9/L,P=0.288);髓内固定比例无统计学差异(64.10%vs.68.00%,P=0.651);抗凝药物使用率无统计学意义(83.33% vs.82.00%,P=0.84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体体重指数、高血压病、手术时间、髓内固定、不稳定型骨折和抗凝药物使用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增加,年龄、身体体重指数、高血压病、手术时间、髓内固定、不稳定型骨折和抗凝药物使用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