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
【6h】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庄子生命哲学的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二、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理论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生命的根源

第一节 道与德:生命的根源

一、道行之而成

二、道覆载万物

三、天德而出宁

四、道兼于天

第二节 气与化:生命的构成与机制

一、气:生命的构成

二、化:生命的机制

第三节 通与和:生命生成的条件与基础

一、通:道壅则众害生

二、和:交通成和而物生

第四节 形与神:生命的生理结构

一、物成生理谓之形

二、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

第二章 生命的本性

第一节 本性的地位

一、性者,生之质

二、本性的地位

第二节 本性的特征

一、各有仪则

二、长于水而安于水

三、自为而不知其然

第三节 本性的内涵

一、素朴

二、本真

三、恬愉

第四节 本性的丧失

一、倒置之民

二、“必且有感,摇而本性’’

三、“失性有五”:生之害

第三章 生命的境遇

第一节 故与命

一、以故灭命

二、时命大谬

第二节 死与生

一、死生是命

二、危身弃生

三、悦生恶死

第三节 梦与觉

一、梦有苦乐、觉有苦乐

二、梦觉不安、梦觉皆苦

第四节 刑与解

一、“外刑”、“内刑”、“天刑’’

二、“六者相刑’’

三、“不能自解”

第五节 累与休

一、物固相累

二、累而不休

第四章 生命的价值

第一节 生命价值的依据与建构

第二节 “保身”、“全生”与“尽年”

一、生命之保

二、生命之全

三、终其天年

第三节 “养亲”、“事君”与“均调天下”

一、“养亲”、“事君”

二、“均调天下”

第四节 善、美、乐与真

一、“善否相非”

二、美、乐与真

第五章 生命的修养

第一节 “成和之修”

一、“壹性”、“养气’’

二、“虚静”、“心斋”

三、“坐忘”、“伦与物忘”

第二节 “无为”之为

一、天道无为

二、帝王无为

三、士无为

四、心无为

第三节 “以道观之’’

一、世俗之观

二、以道观之、以道泛观

第四节 养生

一、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二、缘督以为经

第五节 “性修反德”

一、性修的实质

二、体性抱神

第六节 “反其真”

一、“反其真”:回归真性

二、回归真性之路

第六章 生命的理想境界

第一节 理想境界

一、道不可测

二、理想境界

第二节 理想境界的超升

一、“化而为鸟’’

二、“怒而飞’’

三、“游无穷”

第三节 理想人格

一、圣人观于天而不助

二、神人无功而神

三、至人之心有所定

四、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庄子哲学实质上是生命哲学。庄子生命哲学,主要是将生命个体置于宇宙万物和自然生态之中加以整体关切的,并把生命个体心灵或精神融入宇宙万物和自然生态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庄子生命哲学具有内在的逻辑形式和理论体系。道、德是生命的根源,气是生命的构成,化是生命的机制,通是生命生成的条件,和是生命生成的基础,形、神是生命的生理结构。道、德作为生命根源包括本根(本体论)和本源(生成论),其内在理路在于:庄子主要将具体有形的道路之道,拓展引申为抽象的无形、无穷之道,从而揭示出道的本根性,通过援引“天”、“德”、“理”,揭示出道的本源性。道行之而成,生命个体近乎道体上的“点”,生命个体之行近乎道体上的“线”,道覆载万物,故生命依存于道体之“面”这一本根。庄子于是将有形、有限的人行道路,拓展到鱼游、鸟飞、天行、心行等生成的无形、无迹道路,从而展示道体的无形、无限、无穷,以及道体的普遍性与超越性,在此基础上,又援引天、德、理,与道建立关系,将意志天转为德化天、天理天,并由上而下贯穿落实,赋予生命个体宁静、缄默等本然状态,从而揭示出道、德是生命的本源。因此,道、德成为生命存在的依据、理由和庄子生命哲学的根据。
  生命的本性既是生命根源于道、德而生成的终点,又是通过生命修养而返归于道、德的起点,因此,生命本性成为庄子生命哲学特别关注的对象。生命的本性具有各有仪则、心安或心定、自为而不知其然等特征,以及素朴、本真、恬愉等内涵,本性与道、德、命、形、神、心、情、知等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生命本性丧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世俗错误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等导致的,具体包括生命个体本末倒置、感知迷惑茫然、耆欲与好恶之情过度等等。
  生命本性的丧失带来不幸的生命境遇,生命的境遇除寿夭、是非外,还包括故与命、死与生、梦与觉、刑与解、累与休等等,现实中,生命个体不可避免地遭遇诸多的变故、时命的限制、死生的折磨、梦觉的缠绕、刑的难解、累而不休等生命的不幸。
  不幸的生命境遇引发了庄子对生命价值体系的重建,生命本性及生命境遇决定了生命的价值取向指向生命自身,而生命本源于道决定了生命价值也本源于道。道的无形、无限、无穷等特征,也决定了建立在感官上的世俗生命价值无法真正形成和实现,此价值追求只是执著具体有形的末,而非无形、无限、无穷的本,因遮盖了真而否定自我生命价值,即本末倒置。故生命价值的形成、判断与实现应将生命置于道上“法天贵真”,并将个体、群体、社会和宇宙结合起来,重建保身、全生、尽年、养亲、事君,均调天下的价值体系,以及以真为本体,善、美、乐与真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化解不幸的生命境遇与实现生命价值,需要加强生命个体的修养,生命修养的工夫是多样而又统一的,主要包括“成和之修”、无为之为、“以道观之”、“养生”、“性修反德”和“反其真”等。“成和”修养的前提在于求“通”;“无为”旨在对自然天性的维护和安顿;“以道观之”有助于消解差别与对立;“养生”的要领在于做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和“缘督以为经”,超越经验知识与生命悲情,随顺生命本性;“性修”客观上要求对生命本性的自觉体察和护守,同时也要养神、养形,养气、养心,而“反其真”是以破除“人”、“故”、“名”等的干扰和影响为前提,从而实现以真为本体,善、美、乐与真相统一的超越之域。
  生命经过修养能够复性、返德、体道,从而畅游于逍遥自由的理想境界。庄子主要是将有限的具体存在意义的边境之境(“竟”),拓展引申为无形、无限、无穷的实存意义的生命理想境界之境(“不可测”),主要包括独与道游、至德之世、同乎大顺等理想境界图景,具体通过鲲“化而为鸟”、鹏“怒而飞”、人“游无穷”揭示生命理想境界的超升过程,而理想境界的超升过程决定了生命的境界呈多层面地展开,主要包括道气畅通,言语合同,心灵、社会、宇宙和顺等等,并由至人、神人、圣人、真人等理想人格具体地表现而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