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桃穿孔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6h】

桃穿孔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桃病害发生情况

1.1.1 桃真菌病害

1.1.2 桃细菌病害

1.1.3 桃病毒病害

1.1.4 桃线虫病害

1.2.2 细菌性穿孔病的危害及发生分布

1.2.3 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菌

1.2.4 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1.2.6 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害防控

1.3 桃真菌性穿孔病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剂及溶液配制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真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2.2.2 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3 真菌的ITS rDNA序列测定

2.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5 真菌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桃穿孔病的田间症状

2.3.2 真菌的分离、纯化

2.3.3 真菌种类的鉴定

2.3.4 真菌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2.4 讨论

3.1.1 植物材料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细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3.2.2 细菌的形态学鉴定

3.2.3.细菌的16S rDNA序列测定

3.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2.5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3.2.6 细菌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细菌的分离、纯化

3.3.2 细菌种类的鉴定

3.3.3 Xap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3.3.4 病原菌的再分离与鉴定

3.4 讨论

4.1 全文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桃(Prunus persica L.)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然而,桃树在生长繁育过程中,易遭受各种病原物的危害,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桃穿孔病(Peach shot-hole disease)在我国各大桃产区均有发生,并且随着气候变暖,该病害的发生愈加普遍,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目前我国各桃产区中桃穿孔病的病原种类尚不明确,这增加了病害诊断和防控的难度。本研究对我国各大桃产区中桃穿孔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通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明确了各大桃产区中桃穿孔病的致病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桃穿孔病的病样采集。通过调查发现桃穿孔病在我国的辽宁大连、北京平谷、河北昌黎、山东泰安、浙江临海、浙江嘉兴、陕西西安和福建福州8个桃产区中均有发生,采集上述地区的桃穿孔病样品共计60份。  2.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通过病原真菌的常规分离方法,共分离获得108株真菌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将108株真菌菌株归为F1~F6六类,并分别鉴定为Alternaria sp.、Fusarium sp.、Colletotrichum sp.、Colletotrichum sp.、Diaporthe sp.和Phoma sp.。通过针刺接种的方式将6类真菌接种至离体的桃树叶片和枝条,结果表明,6类真菌菌株均不能在桃树的离体叶片和枝条引起桃穿孔病的症状。  3.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通过病原细菌的分离、纯化共获得60株细菌菌株,经形态学鉴定、16S rDNA及生理生化测定,将60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树生黄单胞菌桃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将分离获得的60株Xap菌株作为疑似致病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60株Xap菌株均可诱导烟草叶片发生过敏性反应,并且在温室实生桃苗上引起的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的症状相一致。采集病叶进行病原菌的再分离与鉴定,形态学鉴定和16SrDNA测序结果表明再分离菌株与原始接种菌株为同一种。以上结果说明,Xap是引起我国桃主产区中桃穿孔病的主要致病菌。  总之,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了我国8个桃主产区中均有桃穿孔病的发生,进一步明确了该病害在我国的发生分布情况。通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明确了我国桃主产区的桃穿孔病为细菌性穿孔病,致病菌为Xap,为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王程安;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学科 植物病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世访;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桃穿孔病,致病菌,病原鉴定,菌株分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