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采后因子对番茄货架期腐烂及品质的影响
【6h】

采后因子对番茄货架期腐烂及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番茄概述

1.1.1番茄简述

1.1.2番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2番茄采后的品质变化

1.2.1感官品质

1.2.2营养品质

1.3番茄的采后病害

1.3.1灰霉病

1.3.2软腐病

1.3.3黑霉病

1.4采后因子对番茄腐烂及货架期品质的控制

1.4.1温度

1.4.2气调包装

1.4.3清洗

1.5采后品质模型

1.6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7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影响番茄采后腐烂的风险因子评价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材料

2.1.2仪器及试剂

2.1.3试验设计和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2.1接种量对番茄发病的影响以及各处理的总体方差分析

2.2.2番茄品种对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

2.2.3温度对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

2.2.4包装条件对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

2.2.5影响番茄腐烂的风险因子评价

2.3讨论

2.3.1接种量对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

2.3.2品种因素对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

2.3.3温度因素对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

2.3.4包装条件对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

2.3.5采后因子的交互效应

2.3.6番茄采后腐烂(灰霉)的风险因子评价

2.3.7清洗试验的番茄品种和贮藏条件选择

2.4小结

第三章减少番茄货架腐烂率的清洗技术研究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不同处理对番茄货架期腐烂率的影响

3.2.2消毒剂对番茄货架期腐烂率的影响

3.2.3不同清洗温度对货架期番茄腐烂率的影响

3.3讨论

3.3.1清洗对番茄采后腐烂率的减少

3.3.2温度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3.4小结

第四章建立番茄货架期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

4.1材料与方法

4.1.1试验材料

4.1.2仪器设备

4.1.3试剂

4.1.4试验设计和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2.1不同货架条件下番茄质量及综合评价

4.2.2采后因子对番茄货架期质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4.2.3基于时间和温度的货架期番茄质最模型

4.2.4预测模型的验证

4.3讨论

4.3.1采后因子对番茄质量变化的影响

4.3.2采后番茄质量指标预测模型的建立

4.4小结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鲜食番茄在我国蔬菜产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番茄属于浆果,营养丰富,采后极易感病腐烂,因此研究鲜食番茄的采后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控制技术,对于保持番茄商品质量、延长货架期和减少贮运销损失,具有菲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项目HT-99-081“ReducingSpoilageandContaminationRisksofFreshVegetablesinChinaandAustralia”的资助下,开展了采后因子对番茄采后货架期腐烂及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开展了采后风险因子番茄品种(金冠1号、FA189和中杂9号)、货架时间(7d)、货架温度(4℃±1℃和26℃±1℃)、包装条件(0.01mmPE膜包装、不包装)、接种微生物(灰霉,0、103、104、105、106个孢子/mL)对货架期间番茄腐烂(灰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接种量和贮藏时间对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番茄品种对发病程度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发病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金冠1号”的发病程度最为严重,“FA189”和“中杂9号”差异不大;贮藏温度和包装条件对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低温条件对减少灰霉病发病率和减轻发病程度的作用显著(p<0.05),包装条件下的番茄更易感病、且发病更严重(p<0.05)。根据统计分析,采后风险因子对番茄灰霉病腐烂的发病率影响依此为:接种量>时间>温度>包装条件>品种,其中,减少番茄初始病原菌数量是降低采后腐烂的基础。 2.针对番茄采后腐烂率较高的问题,开展了不同清洗温度下(分别高于和低于果温5℃,果温28℃)消毒剂(100mg/kgNaClO和5mg/kgClO2)和自来水清洗处理对减少番茄货架期(PE包装,室温28~30℃,7d)腐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清洗(CK)相比,清洗后番茄的腐烂率由47%下降到9%~25%(p<0.01);在果温为28~29℃情况下,清洗温度对自来水和ClO2清洗处理后番茄腐烂率的影响不大(p>0.05),但高于果温5℃的NaClO处理的番茄腐烂率显著小于低于果温5℃的处理(p<0.05),其货架期间腐烂率仅有9%,是各清洗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总的来看,NaClO处理的番茄腐烂率都显著低于自来水和ClO2处理(p<0.05)。 3.通过开展货架期温度(4℃±1℃、10℃±1℃和30℃±1℃)、包装形式(PE封闭包装、PE打孔包装和不包装)及货架时间(0、3、6、9、12d)对番茄质量包括失重率、感官(硬度、糖酸比、色泽比)和营养(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番茄的综合品质,建立了基于时间和温度的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后货架温度和货架时间对番茄质量的各项指标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包装对番茄货架期的失重率、硬度和番茄红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于糖酸比和色泽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别建立了番茄失重率、硬度、色泽比、糖酸比、番茄红素含量的响应面预测模型,模型回归系数R2在0.7824~0.9911之间,欠适检验结果不显著。最终,建立了番茄综合品质的预测模型:封闭包装G1=0.1953+0.0406x1+0.0228x2-0.0021x12+0.0001x1x2-0.0006x22;打孔包装G2=0.2207+0.0525x1+0.0217x2-0.003x12+0.0002x1x2-0.0005x22;不包装G3=0.1672+0.0413x1+0.0173x2-0.0021x12+0.0002x1x2-0.0002x22;通过20℃±1℃条件下的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显示了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性。

著录项

  • 作者

    王金玉;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学科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学杰;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番茄,鲜食番茄,收获,采后因子,保鲜工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