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6h】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初步提出

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人的需要问题的探索

二、德法年鉴时期需要概念的提出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需要问题的深入研究

第二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本形成

一、《神圣家族》奠定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创立

第三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一、对需要概念的丰富

二、对需要与社会生产关系观点的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容与地位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需要的本质与特征

二、需要的层次与形式

三、需要的异化与扬弃

四、需要的发展与满足

第二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一、深化了社会生产理论的内涵

二、揭示了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维度

三、提供了人类解放的价值导向

第三章 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片面发展之困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路径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智慧”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绿色发展

一、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绿色发展理念与战略的确立

三、绿色发展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时代化

第三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从总量不足到供需结构失衡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供需结构平衡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新视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最终目标和最高价值理想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表现为其需要的全面性和丰富性。马克思在各个时期都很关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的需要发展和满足问题。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深入发掘和系统梳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对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理论背景出发,深入剖析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马克思接触到了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问题,开始探索人的需要问题。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提出“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此时物质需要概念已被提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许多需要概念,还对需要的形式有了初步的划分,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需要异化问题,表明马克思需要理论已初步提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始终坚持唯物主义,奠定了需要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还对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表明马克思需要理论已基本形成。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需要等概念,阐述了需要和社会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需要体系”思想,丰富和完善了需要理论。第二章阐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需要的本质与特征、层次与形式、异化与扬弃、发展与满足四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征,是人的生存发展状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体现,具有全面丰富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人的需要包括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和群体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不同形式,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三个不同层次;人的需要应自由全面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需要出现了需要的单一化和需要的两极化等异化状况,只有消灭分工和私有制,才能消除需要的异化。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进一步深化了社会生产理论的内涵、揭示了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维度、提供了人类解放的价值导向。第三章阐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当代中国,一些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低俗化、庸俗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供给与需求不协调,出现了片面发展之困。为引导人的需要合理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指导,做出了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举措,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深化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时代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