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动画戏曲化的动画表演模式研究
【6h】

中国传统动画戏曲化的动画表演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概述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动画表演体系概念廓清

2.1 动画表演的基本概念

2.1.1 动面表演的基本概念

2.1.2 动面表演的主要特性

2.2 动画表演体系

2.2.1 弹性体系

2.2.2 仿真体系

第三章 中国戏曲化动画的表演模式的定位及与动画表演体系的对比

3.1 中国戏曲化动面表演模式的定位

3.1.1 戏曲化动画表演模式的概念

3.1.2 戏曲化表演模式的特征

3.2 戏曲化表演模式与动西表演体系的对比

3.2.1 内在精神层面的表达

3.2.2 外在动作表演层面的表达

第四章 将戏曲化表演运用于动画表演中的可行性

4.1 戏血表演植入动面表演存在的问题

4.1.1 程式化的问题

4.1.2 戏曲依靠唱腔叙事的问题

4.2 动画表演对戏曲化表演的借鉴

4.2.1 戏曲化表演在动画表演中的直接运用

4.2.2 动画表演对戏曲化表演美学特征的借鉴

4.3 关于动画表演借鉴戏曲表演的几点个人思考

4.3.1 借鉴不是照搬

4.3.2 借鉴什么?

4.3.3 如何借鉴?

第五章 动画戏曲化表演模式在创作中的运用

5.1 表演空间上的困境

5.2 “亮相”与关键帧姿态

5.2.1 亮相在动画中的作用

5.2.3 亮相动作运用于动画的归纳分析

5.3 动画表演风格设计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展开▼

摘要

动画表演作为动画的核心部分是动画创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体现角色性格、情绪,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现有的动画表演大多是以美国迪斯尼动画的运动规律为主的表演方式,如何建立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动画表演方式是现今动画发展的重要课题。
  任何艺术创作都脱离不开艺术家所植根的土壤,即使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本土意识也始终影响着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动画创作亦然。中国戏曲自舞台而来,精炼、优美,以歌舞叙事,与动画表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不同于西方现有的表演体系。戏曲独有的程式化、舞台化的表演形式举手投足之间都带有强烈的民族韵味,对于中国动画打造自己独特民族化的动画表演具有重要意义。
  动画表演对戏曲表演的借鉴与参考在实践的层面是可行的,这已经被众多的中国动画精品一再证明。但是在动画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动画丢掉了众多优秀传统,一味迎合国外的动画形式,这已经被现实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这个时候我们重新回头找寻自己的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