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川精神”新诠释:论小川绅介《牧野系列》的创作方法
【6h】

“小川精神”新诠释:论小川绅介《牧野系列》的创作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小川绅介《牧野系列》前的创作思路轨迹

1.1 从初出茅庐到独立导演

1.1.1 “岩波”时期的实验性尝试

1.1.2 记录学生运动的初期作品

1.2 《三里塚系列》的收获与遗憾

1.2.1 《三里塚系列》的重要创作积淀

1.2.2 《三里塚系列》后的思考

第二章 《牧野系列》创作方法的延续与改变

2.1 拍摄主题的转变

2.2 前期创作方法的延续

2.3 《牧野系列》的突破与改变

2.3.1 不再主动“挑衅”

2.3.2 “戏中戏”与“反身模式”

2.3.3 不再拘泥于同步性

第三章 对比《三里塚系列》及《牧野系列》的纪录片价值

3.1 《三里塚系列》的“里程碑”意义

3.2 《牧野系列》对“小川精神”诠释

结语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川绅介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活跃于日本的纪录电影工作者。在纪录电影的起源与演变中,小川绅介自1968年陆续上映的《三里塚系列》,无疑为日本纪录电影留下重要一笔。在视野所及的影史资料和学者研究中,《三里塚系列》得到诸多赞誉,被赋予重要意义,而小川绅介在其后完成的《牧野系列》则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被避而不谈。本文认为,小川绅介在之后用十三年时间收获的《牧野系列》,更加成熟、全面地凝聚了小川绅介重要的电影思想,是他对于纪录精神的切身传达。其深刻度超越了一般性质的科学电影或历史影像资料,在纪录片的创作高度上并不亚于被奉上神坛的《三里塚系列》。本文将围绕被忽略了创作价值、以《牧野村千年物语》为代表的《牧野系列》,梳理小川绅介前期作品积累的重点创作理论,通过一定与其它纪录片流派及相应理论的对比,理论化剖析小川绅介在这部作品中独有的纪录片创作方法,以此证实这部作品拥有的小川绅介创作至高点的重要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论证《牧野系列》在各方面的创作高度,让后来的创作者们正视小川绅介的精神力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