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28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6h】

128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方法

三、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年轻宫颈保留女性生理功能的手术治疗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年龄≤35岁,简称年轻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以引起年轻妇女及妇科医生对年轻宫颈癌的重视,使其得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降低年轻宫颈癌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992.1~2006.12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的128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称为年轻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选取同期年龄大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为年长组)作为比较对象,分析两组的发病趋势、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同时,本文将所有病例按年限将1992-2006年分为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三个年限组,分别计算这三组中年轻宫颈癌的构成比,分析其发病趋势。 结果: 1、宫颈癌发病主要集中在35~44岁和45~55岁两个年龄段,不同年限组即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的年轻宫颈癌的构成比逐渐上升,分别为8.45%(12/142),12.15%(35/288),16.33%(81/496)(P<0.05),由此说明年轻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 2、传统的多孕、多产并不是年轻宫颈癌的重要发病因素,而初次性生活时间早及口服避孕药可能是年轻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在临床表现上年轻组宫颈癌的临床症状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占64.0%(82/128),不同于年长组的以阴道不规则流血(占28.69%(229/798))和白带异常(占28.20%(225/798))为主;在体征上,本资料中年轻组无明显病灶(包括宫颈表面光滑和呈慢性宫颈炎)的占69.53%(89/128),而年长组中无明显病灶者占58.90%(470/79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期别上,年轻组早期宫颈癌(包括0期和I期)所占构成比为53.91%(69/128),高于年长组的36.97%(295/798)(P<0.05); 4、病理结果比较,年轻组与年长组在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年轻宫颈癌Ⅰ期和Ⅱa期淋巴转移率分别为13.79%(8/58)、34%(17/50),均高于年长组4.70%(11/234)、21.59%(92/426)(P<0.05)。在所有具有淋巴转移患者中,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是最为常见的转移淋巴结,分别为71.88%(92/128)、30.47%(39/128); 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初次性生活时间较早、口服避孕药等有关;年轻宫颈癌早期比例较高;在临床表现方面,年轻宫颈癌临床症状典型,但体征不明显;年轻组具有盆腔淋巴转移高的不良预后因素;因此,在重视宫颈癌年轻化的同时加强对防癌知识的普及、健康性生活的宣教是非常有必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