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6h】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过程中引起心肌损伤的各个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小儿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查心电图、胸片及多次的心超后明确诊断。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前签署病情及手术知情同意书,并于术前及术后6小时、24小时抽血查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T,cTn-Ⅰ),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肌钙蛋白-Ⅰ水平。比较治疗各组的肌钙蛋白-Ⅰ水平,并对介入治疗中心肌损伤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结果:1.室间隔缺损组:61例,男26例,女35例,男:女=0.74:1。年龄2.5-15(5.38±3.01)岁。成功封堵59例。术前cTn-Ⅰ0.032±0.021 ng/ml,术后6小时0.349±0.072ng/ml,术后24小时0.158±0.063ng/ml。2.房间隔缺损组:69例,男28例,女41例,男:女=0.68:1。年龄4-18(9.32±3.33)岁。68例成功封堵。术前cTn-Ⅰ0.037±0.022 ng/ml,术后6小时0.129±0.060 ng/ml,术后24小时0.061±0.019 ng/ml。3.动脉导管未闭组:55例,男18例,女37例,年龄0.5-18(4.05±4.31)岁。均成功植入封堵器。术前cTn-Ⅰ0.033±0.020 ng/ml,术后6小时0.179±0.089 ng/ml,术后24小时0.066±0.017 ng/ml。4.肺动脉瓣狭窄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18(7.67±4.08)岁,均成功进行了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扩张成形术。术前cTn-Ⅰ0.038±0.019ng/ml,术后6小时0.285±0.090 ng/ml,术后24小时0.138±0.056 ng/ml。5.造影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2.5-18(7.38±4.10)岁。术前cTn-Ⅰ0.036±0.017 ng/ml,术后6小时0.051±0.016 ng/ml,术后24小时0.046±0.011ng/ml。6.不同类型先心病血清cTn-Ⅰ的变化:VSD组、ASD组、PDA组、PS组术后6小时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VSD组、PS组术后24小时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VSD组、PS组、ASD组、PDA组术后24小时较术后6小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影组术后6小时与术后24小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7.单因素分析发现心肌损伤和年龄、体重、肺动脉压力、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或球囊扩张)次数及造影剂剂量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造影剂剂量、体重是心肌损伤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时存在微小心肌损伤。2.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造影剂剂量、体重可能是影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