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
【6h】

论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一、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分析

(一)网络隐私权及其侵权行为

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2.网络隐私权的权利内容

3.网络隐私权的权利性质

4.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特征

(二)网络隐私权具体侵权行为情形

1.民法典草案隐私权侵权行为的规定

2.实践中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情形

(三)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分析

1.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所适用法律

2.网络隐私权侵权实践案例

3.网络隐私权侵权认定的疑难问题

二、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

(一)网络隐私权侵权主体的分类

1.公权主体

2.私权主体

(二)网络隐私权侵权主体的归责原则

1.网络隐私权归责原则的理论分析

2.侵权主体归责原则的确定

(三)责任主体认定的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

1.责任主体认定的立法缺陷

2.外国责任主体认定的立法经验

3.责任主体认定的立法完善建议

三、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

(一)网络隐私权侵权的主要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

3.赔礼道歉

4.赔偿损失

(二)网络隐私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特点

1.与相关权利责任承担方式的区别

2.侵权行为责任承担方式的特点

(三)立法上责任承担方式的完善建议

1.加强网站隐私权保护的责任规定

2.完善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姜晨;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法律(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敏殊;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21F2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