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专网建设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查研究
【6h】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专网建设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介绍

2.1 教育专网建设

2.2 教育公共服务

2.3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

第三章 调查设计

3.1 问卷设计目的

3.2 样本选择方案

3.3 调查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 调查过程

4.1 调查问卷的发放

4.2 调查问卷的指导填写

4.3 调查问卷的回收及处理

第五章 数据分析

5.1教育专网硬件配置相关分析

5.2 教育专网建设与教育公共服务老师配置相关分析

5.3 教育专网建设与教育质量相关分析

5.4 教育公共服务服务反馈分析

5.5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

5.6 公信度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育专网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因素

6.1 教育专网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补充

6.2 教育专网为师资配置均等化提供渠道

6.3 教育专网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均等的教学帮助

6.4 教育专网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资源

6.5 教育专网让无声课堂成为有声课堂

6.6 教育专网促进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均等化反馈透明化

第七章 研究发现与对策建议

7.1 存在的问题

7.2 对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8.1 调查主要贡献

8.2 今后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展开▼

摘要

教育公共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政府时刻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教育专网作为教育公共服务里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专网在教育公共服务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代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还是体现在教育硬件配置和师资配置这二个基本的配置上。因此,结合教育专网建设进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育专网的建设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对更加科学的建设教育专网,促进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次调查是直辖市下一个边远区的教育专网建设对教育公共服务的促进作用的调查研究,具有针对性的对城区和乡镇二级学校的教育公共服务服务者和受益者及第三方进行调查问卷和个人走访,从中发现教育专网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个重要指标:硬件配置均等化、教师配置均等化、教育质量均等化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在这一调查过程中着重针对偏远乡镇学校进行调查。更进一步的证明教育专网是教育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教育公共服务的另一种补充形式。利用好现有软硬件条件,完善运行机制和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路径。
  通过问卷的发放、填写、回收、分析、汇总,我们发现教育专网对教育公共服务的促进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对教育公共服务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二个方面。教师直接体现在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教学上,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在以前只能是集中培训或闭门造车,而教育专网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开辟了新的路径。教师教学上的体现是分课堂前后,教师备课资源更丰富,备课更充分;课堂上则把无声知识转换成有声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易懂易学,学生对知识的拓宽更为直接;课后教师把自己对本堂课的心得进行分享。通过学生成绩、知识能力、性格等的变化,以及乡镇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均等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教育专网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调查数据分析,紧密结合当前硬件条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从人力资源上大下功夫。研究提出加大人力资源建设,紧密结合现阶段教育要求,完善教育专网平台的信息类别,更新教育专网建设运行模式,长期有效地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