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威尔第清唱剧《安魂曲》音乐风格分析——以“震怒之日”为例
【6h】

威尔第清唱剧《安魂曲》音乐风格分析——以“震怒之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2.弥撒曲和安魂弥撒曲

3.威尔第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创作特征

4.威尔第《安魂曲》音乐风格分析

5.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西方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音乐曾在西方音乐发展的早期,占据主导的地位。弥撒曲是宗教音乐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弥撒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安魂弥撒曲(简称安魂曲),最初是西方宗教祭奠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音乐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音乐题材。随着的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觉醒,音乐的功能不再仅仅是人与神之间沟通的媒介,更多的是丰富普通民众的生活。世俗音乐的兴起使得宗教音乐在音乐世界的主导作用被削弱,但并没有代替宗教音乐在人们精神世界里的崇高地位。二者从最初的隔绝,到相互影响和借鉴,宗教性质的音乐体裁和题材逐渐世俗化,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安魂曲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安魂曲从产生到现在,形式内容和风格都在不断演变。从宗教仪式音乐发展成非仪式音乐,在宗教的题材中渗入世俗的内容,从用拉丁文演唱改为用母语演唱,从无伴奏的合唱嬗变为有伴奏的合唱、重唱和独唱。在安魂曲从宗教神圣的祭坛走进世俗生活的过程中,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在晚年创作的《安魂曲》最具代表性。威尔第《安魂曲》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创作模式和宗教题材的神圣性和严肃性,而且将歌剧创作过程中形成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和戏剧性创作风格融入其中。在这部《安魂曲》中,处处见到用音乐来营造经文所欲表现的气氛和意义。音乐材料丰富,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如宗教仪式性的呢喃、充满戏剧性张力的旋律,赋格技术与风格的运用,歌剧中的抒情手法等等,都融于一体,使这部《安魂曲》同时具备戏剧性与神圣性。这些独具的特点使威尔第的《安魂曲》区别于以往的任何一部,成为同类题材作品的杰出代表。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关于安魂曲的起源、演进和发展。第三章为威尔第的生平、代表性作品以及创作风格,并对创作风格的形成原因作简要的分析和探究。第四章是威尔第《安魂曲》音乐风格分析。包括创作的背景、创作过程并以第二部分“震怒之日”为例,从曲式结构、演唱方式、旋律特征、节奏节拍、主题的贯穿和音乐情绪的把握等方面作分析。从而认识到威尔第《安魂曲》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真正的将安魂曲这一音乐题材带到了世俗生活中。第五章结语中对威尔第《安魂曲》创作上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音乐风格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得出:威尔第《安魂曲》是威尔第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和个性鲜明的音乐风格创作而成,作品充满戏剧性的张力和人性的光辉,在同题材作品中独树一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