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6h】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3 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4 新疆兵团的区域概况

5 新疆兵团的生态足迹分析

6新疆兵团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是一种集党政军企于一体的半军事化管理体制。目前,这种体制仅存在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以下简称新疆),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着“屯垦戍边”的重要任务。新疆兵团的艰苦创业,为稳定边疆和开发建设新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兵团的部分师和农牧团场分布在我国新疆两大沙漠的边缘地带及边境线上,成为新疆在政治、军事和生态环境上的敏感地带及重要防线。新疆兵团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新疆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借助目前国内外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服务质量较为多用的生态足迹模型及相关概念,依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5-2009)对新疆兵团2004-200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及服务质量做了定量、定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兵团的人均生态足迹在逐年增长,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供给量在逐年减少,生态赤字在逐年扩大,新疆兵团的发展目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并计算了新疆兵团辖区内部分农牧团场2006年的生物资源账户,通过对比分析显示,目前新疆兵团内部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性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尤其是贫困团场极有可能在还没有摆脱经济方面压力的同时,再背上沉重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包袱。
   鉴于生态足迹模型在使用上具有的局限性,本文补充计算了新疆兵团1980年至2008年新疆兵团实际人均可耕地的面积变化、新疆兵团人口数量变化、耕地面积变化和播种面积在耕地中的比重变化等资料,并分别建立和拟合了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既有的发展模式、规模和速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至2020年新疆兵团的人口将达到250万人,人均耕地降至2公顷/人,新垦耕地面积的速度因慢于播种面积增加的速度,大概在2015年前后,已开垦和新开垦的耕地将全部用于种植业的发展。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新疆兵团的生态环境赤字在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正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耕地承受的生态压力在持续增加,土地目前处于耗竭的利用方式,后备的耕地资源在逐年减少,环境负荷不断加剧,土地盐渍化、荒漠化等现象严重。加上工业仍处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等这些问题都将严重影响着新疆兵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及长远的稳定。因此,本文提出了限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保护耕地,提高单产;限制新开耕地,加强农对业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不挤兑生态用水;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实践,加大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资金和科技的投入。最终使新疆兵团走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