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6h】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文献综述

1 同伴支持

1.1 同伴支持的涵义

1.2 同伴支持的作用

2 自我价值感

2.1 自我价值感的涵义

2.2 影响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和划分

3 网络成瘾

3.1 概念的界定

3.2 鉴别标准

3.3 成因分析

3.4 理论解释

二 问题提出

1 提出问题

1.1 以往研究

1.2 以往研究不足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思路

4 总的研究目的

三 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样本

1.2 研究工具

1.3 研究程序

2 人口学特征、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成瘾相关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结果

2.3 讨论

3 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在人口学特征、网络使用行为差异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结果

3.3 讨论

4 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网络成瘾相关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结果

4.3 讨论

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回归分析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结果

四 总讨论

1 进一步探讨的网络成瘾与同伴支持的关系

2 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差异分析

3 校正后的决定系数

五 结论与展望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 干预网络成瘾的建议

5 网络成瘾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是一种行为成瘾,指在无成瘾物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有研究发现(Brody,1996;Armstrong& Phillips& Sailing,2000)低自尊(自我价值感)者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Davis(2001)认为社会孤立和/或缺少社会支持易导致“一般病理性网络使用”。Harter(1992)等人研究表明同伴支持对自我价值感有影响。此外刘曼曼(2005)研究发现感知到的同伴支持与总体自我价值感存在相关,李卉(2006)研究发现高低自尊青少年网络依赖存在差异。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试图验证并延伸哈特的自我价值感理论模型,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某些人口学特征和网络使用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第二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在某些人口学特征和网络使用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第三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第四部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平均每次上网时间和上网功能选择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网络成瘾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网络成瘾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平均每次上网4小时以上者网络成瘾显著高于平均每次上网时间为1小时内、1-2小时、2-3小时者;上网选择游戏功能者的网络成瘾显著高于上网选择查阅资料、聊天功能者以及选择其他功能者。2)大学生同伴支持在学业成绩、上网时间和功能选择主效应显著,且年级×上网时间、学业成绩×功能选择交互作用显著。大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在学业成绩主效应显著。3)大学生同伴支持与总体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同伴支持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4)大学生同伴支持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有显著负向影响,同伴支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部分通过总体自我价值感来发生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