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隋至唐初的东、西突厥关系
【6h】

隋至唐初的东、西突厥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 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意义

2.隋文帝时期的东、西部突厥关系

2.1.开皇初年的政治形势

2.2.达头同沙钵略的关系

2.3.达头、阿波、沙钵略、隋文帝之间的关系

2.4.都蓝可汗在位时期的突厥

2.5.达头同启民可汗的关系汗位之争

2.6.小结

3.西突厥汗国立国时间考证

3.1.诸家观点评述

3.2.突厥诸可汗的政治隶属关系

3.3.泥撅处罗可汗是西突厥汗国的立国可汗

3.4.小结

4.大业年间的东、西突厥汗国关系

4.1 启民可汗与泥撅处罗可汗的关系(以隋为参照)

4.2.启民可汗与射匮可汗的关系(以隋为参照)

4.3.小结

5.唐初的东、西突厥汗国关系

5.1.武德年间的东、西突厥汗国在西域的势力范围

5.2 西突厥汗国求亲、入贡与东、西突厥汗国关系

5.3 薛延陀的崛起与东、西突厥汗国的相继衰落

5.4 贞观初年的严寒天气与政治的关系

5.5.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前突厥汗国兴起于6世纪中叶,衰亡于7世纪初期。佗钵可汗死后,突厥汗国诸可汗因继承权问题引发内讧,恶劣的天气加上对隋作战的失败以及沙钵略的“削藩”,使突厥汗国分为东、西两大对立集团,彼此围绕大汗之位展开争夺。东、西部突厥的关系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从581~587年,以阿波的复仇之战和达头与沙钵略的汗位之争为标志。第二阶段时间从589~603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敌对与结盟并存,即都蓝与达头由交兵到结盟以对抗启民。603年达头西奔吐谷浑之后,西部地区的泥撅处罗可汗自立为西突厥汗国首任可汗。由此东、西部突厥关系转变为东、西突厥汗国关系。共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604~611年,为西突厥汗国初创期,泥撅处罗可汗三面受敌。第二个时期从611~615年,为西突厥汗国发展壮大期,射匮可汗收复铁勒汗国并与东突厥汗国对峙于东部天山。第三个时期从617~619年,为东、西突厥汗国的极盛期,统叶护可汗西击波斯,始毕可汗控制高昌、伊吾和吐谷浑,呈现西弱东强之势。第四个时期从622~630年,西突厥国事日衰,东突厥汗国一度中兴。统叶护可汗联唐谋求东扩及和亲于唐之举均遭颉利可汗阻挠而失败。贞观初年,薛延陀之乱先行拉开了西突厥衰亡的序幕。继而席卷整个东突厥汗国。与此同时,极端寒冷的天气对漠北、西域和整个中国影响巨大,加速了东突厥汗国的灭亡和西突厥汗国的衰弱。
  总而言之,隋至唐初的东、西突厥的关系分前后两期,分立前主要围绕汗位之争。分立之后主要在东部天山地区展开争夺,双方态势始终是西弱东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