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研究
【6h】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般性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特点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概况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变动规律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地域分布

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所有制及行业分布

5、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其他国家之比较

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必要性

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危害国民经济

2、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竞争压力

第二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研究

一.不良资产形成的外因

1、体制与制度因素

2.国企的经营状况

3、社会信用问题

4、信息不完全

5、法制和监管环境

二.不良资产形成的内因

1、银行自身改革滞后

2、内部风险控制乏力

3、内部激励机制匮乏

4、银行信贷人才短缺

三.不良资产成因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1.制度变迁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2、产权制度安排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3、路径依赖、既得利益和制度变迁的成本

第三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的国际借鉴

一.一些国家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

1、美国模式

2、日本模式

4、马来西亚模式

4、波兰模式

二.国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不良资产处置要及时主动

3、要设置专门机构进行专业运作

4、重组要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第四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对策选择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情况

1、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不良资产

2、商业银行对未剥离不良资产的处理

二.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面临的问题

1、资产管理公司运营体制亟待完善

2、银行内部处理不良资产缺乏效率

3、交易市场的培育仍处于初级阶段

4、防止不良资产再生的制度建设滞后

三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问题的对策选择

1、推动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运作

2、完善银行自主处置不良资产的机制

3、推进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建设

4、加强制度创新方能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东南亚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有多么重要。如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自1999年开始着力清除金融体制改革的“拦路虎”,七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两率”平稳下降,昭示了处理工作的斐然成绩,但标准普尔给出的研究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为40-44﹪)却让人无法乐观。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急功近利,后患无穷。只有立足现实,标本兼治,方是出路所在。 本文从我国特殊的体制和制度背景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成因,并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结合现实问题,给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操作层面的思路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对策。 本论文分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一、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首先对不良资产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然后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和特点进行了多角度的详细描述。并认识到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巨大危害,指出化解不良资产的意义:二、从银行外部和内部两个视角,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原理,综合历史和现实因素分析、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复杂成因。三、对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在考虑到本国国情的前提下,得到相应的启示:四、全面了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情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存量不良资产处理效率和杜绝新增不良资产的思路与对策: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运作: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处理自身不良资产的机制:推进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标本兼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